陈皮
陈皮一般指橘皮,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奉为上品。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特称“广陈皮”,以区别于其他省所产。“新会陈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因此,“新会陈皮”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欧美等地区。
《泊宅编》记载:“橘皮能宽膈降气、消痰逐冷,有特殊功效。其他药物多以新鲜者为珍贵,唯有橘皮以陈年者为佳……”
传
说
故
事
药
食
养
生
相传,江西丰城县令得了消化系统疾病,吃过饭后立即感到胸闷,十分难受,用方百余剂,病情未有改善。县令偶得一个偏方橘红汤,早晚服用,数剂之后,病情好转。
一天,县令正在批阅文件,顿时觉得有东西坠入腹中,感觉十分明显。县令很吃惊,汗如雨下,仆人扶他回后宅休养。须臾间,县令腹痛,解下数块坚硬如铁弹丸的东西,腥臭无比。之后,县令的胸闷症状渐渐缓解。
原来,县令解下的是脾胃冷积之物。县令询问医生是何药起了作用。医生说:“你的病有十几年了,药饵吃下百余剂,论品类也有数百种,而治疗胸闷之证,橘皮有特效。”
性
味
功
效
药
食
养
生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经、胃经、肺经,具有行气调中、燥湿化痰等功效。行气调中,指陈皮可以助人体气机运行,调和中焦,治疗腹胀、恶心呕吐、脾胃消化不良等疾病;燥湿化痰,指陈皮不仅可以调理中焦痰湿之证,还可以调理肺部寒痰、湿痰,如脾胃寒湿困阻之腹胀、泄泻,肺部湿痰壅滞之咳嗽痰多、胸闷呕逆等证。
药
食
养
生
01
脾胃虚弱——陈皮瘦肉粥
材料:陈皮9克,猪瘦肉50克,大米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陈皮,切成丝;猪瘦肉洗净,切成小块;大米淘洗干净;将大米放入锅内,注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沸,加入猪瘦肉、陈皮、食盐,转用小火煮45分钟即可。
用法:饭前热服。
功效:行气健脾、补益气血。陈皮能行气健脾,猪瘦肉和大米能补益气血,达到调理人体气血不足的目的。陈皮对胃肠平滑肌具有双向作用,不仅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还具有保肝利胆的功能。
02
胃、十二指肠溃疡——陈皮甘草膏汤
材料:陈皮、甘草各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陈皮、甘草洗净,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再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1次,共煎取3次;然后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熬成膏状时,加蜂蜜1倍再煎,煮沸后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汤匙,热水冲服。
功效:补中益气、行气健脾。陈皮,能行气调中,又具有抗溃疡的药理作用;甘草,能补脾气,也具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再以蜂蜜制膏,可以缓急止痛,促进创伤组织愈合。三者配伍,具有抗溃疡的功效。
03
解酒——橘皮醒酒汤
材料:香橙皮(去白)610克,陈皮610克,檀香150克,葛花305克,绿豆花305克,人参(去芦)76克,白豆蔻仁76克,食盐(炒)230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研为细末。
用法:每日饭前5克,米汤冲服。
功效:解酒、醒脾、止呕。香橙皮,可以治疗呕吐泛酸;陈皮,可以行气止呕;檀香,能散寒调中;葛花,解酒醒脾;绿豆花,能解酒毒;人参,能生津止渴,缓解因酒精导致的口渴;白豆蔻仁,能解酒止呕;以食盐补充,可以避免因呕吐过多导致的钠丢失,以防电解质紊乱。全方以解酒为重,同时兼顾酒精摄入过多导致的津液不足及电解质紊乱,可谓解酒良方。
注
意
事
项
药
食
养
生
阴虚火旺及实热的人,不适合食用陈皮,以免火上加火,导致胃热。
虚弱、吐血的人,不可服用陈皮。 (作者供职于郑州金庚中医康复医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