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清朝晚期,由于官员的无所作为,再加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广大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日子异常艰难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数有仁义之心、志向远大的英雄豪杰纷纷掀起反抗运动,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也让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君主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起义运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但其中命运变化最大的人,莫过于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溥仪的一生可谓坎坷不已,他三岁时就被迫登基为皇帝。试想,一个三岁的孩子,完全不懂政治,却被成年人为了利益推上了帝位。在现代社会,三岁的孩子不过是家中的宝贝,衣食无忧,而溥仪却要承担整个国家的皇权。原以为长大后可以真正掌握权力,却未及准备便被迫退位。在失去利用价值后,他被无情地踢开,甚至连作为皇帝最基本的权利都未曾真正体验过。唯一值得回忆的,大概只有幼年时衣食无忧的日子了。

本以为人生的坎坷至此就结束了,谁知被迫退位仅仅是他命运多舛的一部分。此后的生活更是充满戏剧性,每一天都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皇后迫使年仅六岁的溥仪宣布退位。虽然退位,但溥仪的身份和象征性的价值仍然存在,各方势力都明白留着溥仪的好处。因此,他的生活依然十分富足,是普通人一生也难以企及的水平。

不久之后,张勋复辟,为了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溥仪再次被推上政治舞台,再次拥有皇帝的身份。然而,这一次的皇帝身份仅维持了短短十二天,就再次被赶下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成了笑料。真正让溥仪命运彻底悲惨的,是冯玉祥的介入。因为冯玉祥的政变,溥仪原本富足安稳的生活彻底消失,他熟悉的居住环境也被剥夺,过去的一切都付诸东流。

随后,日本占领东北,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一地区,再一次把溥仪推上舞台,使他成为日本人的傀儡。溥仪完全没有自由,每一天的生活都要看别人的脸色,日子极其艰难。日本投降后,他又落入苏联人的手中,由于失去价值,他被关押在收容所整整三年。后来才被新中国引渡回国。

回国后,溥仪因特殊身份受到周总理的关怀,为了照顾他的生活,被安排到故宫工作。故宫的管理员向溥仪介绍文物时,当介绍到一个花瓶,他随口笑着说:这是我的夜壶。管理员一时以为他在开玩笑,但在得知溥仪的身份后,也跟着笑了起来。原来,这个花瓶在溥仪小时候曾被他当作夜壶使用,两人的谈笑中,往昔的故事仿佛再次被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