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28日下午3时许报道,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28日表示,到目前为止,大火已造成128人死亡。
红星新闻记者在救援简报会上获悉,香港消防处已对7座大厦超1800个单元展开爆破搜索,并成立跨部门调查专组围绕火灾原因等展开调查。
此外,楼宇内部空间复杂,限制同时工作人数,警方最快28日进入楼宇调查取证,预计整个调查需3-4个星期。

▲28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消防处、警务处负责人在大埔宏福苑火灾现场召开救援简报会 据视觉中国
香港保安局:
大厦外围保护网不符合阻燃要求
最快28日进入楼宇调查取证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介绍,目前火灾已造成128人死亡,其中39名已确认身份,89名未能确认身份。火灾至今,警方共接到467宗有关失踪人口求助个案,其中有部分是重复的;其中110人情况安全,200人情况未明,包括无法确认遗体者。
警方初步发现,大厦外围保护网不符合阻燃要求,包围住大厦玻璃窗户的发泡胶板高度易燃。据警方掌握到的资料,他们初步发现,最初起火的位置是宏昌阁外的围网,随后由于燃烧到发泡胶板,火势蔓延至多楼层,短时间波及宏福苑其他楼宇。其中,发泡胶板燃烧后令房屋玻璃爆破,火势持续增强并顺势蔓延至室内,短时间大面积多楼栋同时起火,酿成此次灾难。
另外,高温也造成其他竹棚和棚网燃烧起火。真正起火原因还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邓炳强称,本次救援存在很大困难,短时间内波及7座楼宇,高层棚网燃烧后不断滴落,堵住救援车辆出入口,限制工作人员作业。此外,楼宇内部空间复杂,限制了每层可以工作的人手数目。由于温度极高,部分单位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需要对楼宇单元进行重复灭火工作。
邓炳强称,目前现场已基本完成灭火工作,警方目标是尽快给火场降温,安全后安排警方进入楼宇取证。警方极度重视此次火灾,将动用最大资源取证调查,最快28日进入楼宇调查,预计整个调查时间需要3至4个星期。
香港消防处:
已对7座大厦超1800个单元爆破搜索
8座大厦的火警钟均不能有效工作
香港消防处处长杨恩健介绍,28日上午10时18分,消防处已经完成相关灭火和搜救工作。消防处共出动391辆消防车和2311名消防及救护人员。其中12名消防人员受伤,1名同事仍在治疗当中,其他同事骨折、缺氧等,1名队员在本次行动中英勇殉职。“目前面对最大困难在于,楼梯和窗户发现发泡胶等易燃品,蔓延至单元内,从而导致同一时间多个单元迅速起火。”
截至28日早上,消防处已对7座大厦超过1800个单元进行爆破搜索行动,确保单元内无被困人士。
杨恩健介绍,针对外界质疑的火警钟失效问题,27日消防处已经派出侦查队伍检查8座大厦的火警钟,发现均不能有效工作,对此消防处即将采取相关执法行动。
杨恩健称,目前跨部门调查专组已经成立,主要围绕两个方向:一是调查火灾的成因及蔓延速度快的原因;二是火灾为何造成大量死伤。

▲救援现场 据央视新闻
警务处:
启动重大事件调查和灾难资源系统
通过自动校对功能识别伤亡人士身份
署理警务处处长简启恩介绍,警方启动重大事件调查和灾难资源系统,将失联者的资料输入系统,通过自动校对功能识别伤亡人士的身份,以加快协助公众对失联者的查询。另外,警方还在大埔社区等设立辨认处,协助失联者家属初步辨别,希望协助更多家属尽快得知亲人的情况,缩短家属对亲人生死未卜的煎熬。
简启恩称,初步辨认后,警方会尽快安排有关家属进行遗体辨认。另外,警方会进行后续调查善后工作,调配一切力量辨认亲属下落,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证据。
在消防完成后续工作后,警方将尽快接手现场进行调查工作。警方的最终目标是同一个时间对7座大厦进行调查,目前已安排足够的人手随时接手相关工作。
“我们预计调查工作会有一定挑战,根据消防同事提供的资料,现场温度超过200摄氏度,需降温后才能进入现场;加上火灾后室内有倒塌风险,搜索的空间非常恶劣。”简启恩介绍,为了让受影响的居民可以尽快回到居所,他们会分阶段解封各栋涉事的大厦,完成一栋大厦的搜证,就解封一栋大厦。”
关于调查方面,3名涉事男子仍然被警方扣查,警方和消防处已就起火原因方面成立专案小组,将进行全面调查,并将案件提交给法庭处理。
红星新闻记者 蔡晓仪
编辑 郭庄
审核 王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