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无锡市教育局发布《无锡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框架、纲要及指南(2025年版)》,并召开新闻通气会作内容解读。系列文件涵盖教师能力、学生素养、课程实施、实验室建设及应用场景五大维度,为无锡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进一步规范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路径。

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人工智能教育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并作出系统部署。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无锡市政府出台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
在此背景下
结合无锡产业特色与教育实际
无锡市教育局编制形成该系列文件
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深度融合

系列文件的发布
为全市中小学实施人工智能教育
描绘了清晰的“施工图”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陆早才:系列文件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引、探索路径和实践工具。未来将持续探索“以智助教、以智助学”新模式,推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让人工智能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引擎。
梁溪区教育局副局长邵华强:我们计划制定《梁溪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为教师发展提供明确标准与路径,同时深化人机协同课堂教学研究,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场景,搭建教师AI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为无锡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梁溪智慧与力量。
无锡市尚贤万科小学校长周一斐:学校初步形成“基础普及—兴趣激发—实践创新”三级推进模式,不仅开设低年级“AI启蒙游戏课”和高年级“图形化编程与智能硬件实践课”,还结合无锡地方特色,开发了“智慧交通”“智能校园导览”等跨学科项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教科室副主任赵宁:学校通过成立AI创新研究中心、实施“内培外引”等方式助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接下来,学校计划建立多元化的AI素养评价体系,实施“教师AI能力认证计划”,推动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实现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跨越。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