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东佛山三水中学体育艺术节开幕式上,偏离靶心的箭射中了一名女生的面部。图/新京报我们视频
本该射向靶心的箭,为何射向了一位女生?
据新京报报道,11月13日,广东佛山三水中学体育艺术节开幕式上,一支本该射向靶心的箭偏离方向,射中了一名女生的面部。11月14日,该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女生已当场送医,涉事双方均为未成年人,目前校方正在和家属沟通后续处置。
校方在事发近36小时后,于11月15日凌晨发布通报,称此为“表演误伤事件”,学校第一时间将受伤学生送医院诊治后,该生目前“情况平稳”,学校将“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此类情况发生。
在这份深夜发出的通报中,校方强调“第一时间送医”值得肯定,但校园安全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箭矢飞出瞬间,暴露的可能是校园安全管理环节的层层漏洞。如果只将事件归因为“表演误伤”,其真正的反思就可能仍停留于纸面。
据通报,目前受伤女生“情况平稳”,然而仍有必要追问,受伤女生为何出现在表演场地,那支箭为何意外脱靶?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彻底堵上安全漏洞。
弓箭运动,作为高风险活动,本身具有一定门槛,而参与这项运动的首要原则就是“箭不对人”。因为,箭头通常由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制成,穿透力惊人,曾有测试显示,弓箭在10米外能够轻松洞穿不锈钢盆,危险性不容低估。
对于此项运动,专业人士也建议,公众需要到正规专业的射箭场所进行射箭练习,确保这些场所能够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安全保障。
那么,在学校体育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弓箭表演是否经过专业风险评估?表演的运动场地,是否具备射箭场所的条件和要求,有没有设置防止学校误入表演区域的安全隔离带?现场有没有专业人员指导,表演前学校是否对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不放空弓,箭不指人,统一发射,统一拔箭”?
在学校运动会上,弓箭表演并不常见,更多的是低风险的常规运动,但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往往也会出现意外。
前不久,某中学举行的校运会中,一名学生在参加跨越式跳高项目时意外摔倒造成腿部骨折。家长对学校在赛事组织过程中未配备基本安全防护设施提出质疑,指出现场未设置海绵垫等必要保护装置。
必须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说,为了杜绝可能发生的危险,学校索性就不再开展任何具有风险的活动。事实上,每项运动都有风险,甚至跑步都可能发生意外。
所以,对于校园内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应当建立在充分的安全评估和保障措施之上,并对学生做好必要的安全教育,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
此次弓箭射中女生面部的事件,无疑给所有学校敲响了警钟,提醒学校在组织各类活动时,必须严格把关,对节目类型、器材标准、专业指导资质作出刚性规定,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
同时,也需建立“赛前预防、赛中管控、赛后应急”全流程机制,在安全问题上毫不懈怠与马虎,方能最大限度避免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撰稿 / 丛林(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