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约5个月后,广东玫瑰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瑰岛)于近日回复了首轮上市审核问询。这家由徐伟、肖杉夫妇创立,与其女儿徐思佳、女婿李龙共同掌舵的企业,计划募资3.7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扩建和品牌升级。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玫瑰岛的主营业务淋浴房营收并未有明显增长,公司层面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全景门、浴室柜等收入占比较低的业务。
此外,记者还发现,肖杉在2012年12月以个人身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玫瑰岛卫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玫瑰岛)并在此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成为玫瑰岛的经销商。直到2022年,肖杉才将该企业转让给了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三方,一年后,该第三方因持续亏损退出北京市场,又将该企业转让给了玫瑰岛,此过程也引起监管关注。
净利润连续下滑,主营业务承压明显
玫瑰岛是一家专业从事淋浴房、浴室柜、全景门等定制家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企业。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小幅增长,从7.52亿元增至8.23亿元,但扣非净利润却从1.07亿元持续下滑至6830.34万元,降幅高达36.2%。
记者发现,作为玫瑰岛的核心产品,淋浴房业务收入占比常年超过70%,但增长略显疲态。报告期内,淋浴房收入分别为6.21亿元、5.72亿元和5.94亿元。
上述情况也引起审核问询关注。对此,公司解释称,受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情绪影响,零售渠道的淋浴房销量和单价均呈下降趋势。大宗渠道单价有所增长,但销售数量出现波动,与当期验收项目有关。此外,出口业务低价产品销量增长,但出口单价出现较大下滑。
与此同时,全景门和浴室柜产品的收入增速较快,这些产品支撑起了玫瑰岛收入的逐年增长。报告期内,全景门收入从4540.19万元增至1.04亿元,浴室柜收入从2035.84万元增至3886.76万元。不过,二者规模有限,收入合计占比不足20%。
此外,浴室柜产品后续市场表现仍有待观察,据玫瑰岛介绍,其浴室柜产品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是5.59%、9.98%及-6.66%。
“2024年,公司重点推销浴室柜产品,推出更多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并加大推广力度,同时为获取部分境外品牌商客户的订单,在定价方面战略性亏损。”玫瑰岛如是提到。然而,“战略性亏损”定价换来的仅是当年浴室柜收入同比增加了480余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玫瑰岛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宗业务,客户以房地产企业为主。报告期内,大宗业务收入从1.99亿元增至2.54亿元,但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及客户回款周期长等问题,导致公司应收账款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已近1.94亿元,账龄一年以上的占比近30%。公司坦言,若房地产客户经营恶化将面临坏账风险。
实控人自己开公司,还要做经销商?
与大部分家居企业一样,玫瑰岛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经销商队伍中曾出现实控人的身影:肖杉曾设立关联公司,成为玫瑰岛经销商,后续经历了转让、再转让、最终被收购至玫瑰岛体系内的复杂过程,这一操作的商业合理性遭监管问询。
2012年12月,肖杉个人出资设立北京玫瑰岛,并作为玫瑰岛经销商运营。2022年下半年,肖杉将北京玫瑰岛的门店和资产转让给北京玖合辉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玖合辉)。后者为非关联方,是天津经销商的股东所设立用于承接北京玫瑰岛业务的企业。
经营不足一年后,因“业绩不达预期”,玖合辉便被天津股东转让给玫瑰岛青岛经销商(以下简称青岛股东),承接玖合辉股权后,青岛股东最终因资金原因无法维持运营,于2024年初将玖合辉相关资产卖回给玫瑰岛。
换句话说,经过两次转手,肖杉所控制的北京玫瑰岛最终回到本次IPO的玫瑰岛体系内。记者注意到,肖杉转让时定价为130万元,一年多后,玫瑰岛受让资产时,价格升至248.16万元。
记者此前通过电话及邮件就北京经销商相关问题进行采访,但未能得到回复。此外,监管审核问询函也要求玫瑰岛解释合理性、真实性,并结合前后两次交易的具体资产范围及定价依据,说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其他利益安排。
“公司重视北京地区零售业务市场,但在北京地区一直未能寻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合作,且在2023年及之前的经营战略是零售业务采用经销模式、不开设直营门店,故由肖杉设立了北京玫瑰岛作为公司在北京地区的经销商,负责北京区域的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玫瑰岛在回复函中如是提到。
玫瑰岛还表示,北京作为消费力较强的城市,一直以来对公司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公司的收购具备合理性。
至于两次转让价格存在差异,玫瑰岛称主要原因是转让的内容不同:第一次转让内容主要为门店、仓库备货商品和样品及店面固定资产等;第二次转让的内容还考虑了账户存款余额、业务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净值、可承接的租赁预付款及押金、相关客户资源、未完成订单等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