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深度排查:逐榀标记钢结构锈蚀等级(轻 / 中 / 重度)、焊缝腐蚀情况(点蚀 / 缝隙腐蚀)、涂层破损范围(剥落 / 开裂 / 粉化),重点核查吊车梁、柱脚、桁架节点、支撑系统等受力关键部位,用涂层测厚仪检测旧涂层剩余厚度,用超声波探伤仪排查焊缝内部缺陷;
工况与环境适配:结合电厂运行参数(烟气温度、腐蚀性气体浓度)、厂房区域划分(主厂房 / 辅助车间 / 烟囱周边),明确腐蚀核心成因(工业大气腐蚀 / 高温氧化 / 电化学腐蚀);
合规标准对照: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制定 “分级除锈 + 适配防腐体系 + 节点补强” 一体化方案:除锈标准:轻度锈蚀采用人工除锈(St3 级),中重度锈蚀采用喷砂除锈(Sa2.5 级),焊缝区域采用机械除锈 + 精细打磨;防腐体系:高温区域(靠近锅炉 / 烟囱,温度>80℃)选用 “无机富锌底漆 + 环氧云铁中涂 + 氟碳耐温面漆”(耐温≥200℃),常规区域选用 “环氧富锌底漆 + 环氧云铁中涂 + 氟碳防腐面漆”(耐盐雾≥1500 小时、附着力≥5MPa);施工工艺:采用 “高压无气喷涂 + 局部手工补涂”,涂层总干膜厚度≥280μm(底漆≥80μm、中涂≥120μm、面漆≥80μm),焊缝、柱脚等易腐蚀节点额外增加 1 遍底漆与中涂。
同步编制《高空作业专项方案》《动火作业应急预案》,明确高空吊装安全、动火焊接防护、防腐施工环境控制等关键要求,针对电厂特殊环境制定 “停电作业、设备防护、粉尘管控” 专项措施。
隔离与警示:施工区域设置硬质隔离区,划分作业分区(按厂房轴线分段),悬挂 “高空作业、禁止入内”“防腐施工、注意防尘”“动火作业、严禁烟火” 警示标识,夜间布设红色警示灯;对作业区域下方的发电设备、电缆桥架、仪表仪器覆盖阻燃防尘布与防护棚,设置设备保护专人监护岗;
作业设备保障:选用经检测合格的高空作业平台(脚手架 / 液压升降车 / 吊篮)、喷砂设备(带除尘装置)、高压无气喷涂机,所有电气设备采用 “一机一闸一漏” 供电模式;作业人员持高空作业证、涂装工证、焊工证(焊缝修复)“三证上岗”,岗前进行安全培训与技术交底,重点强调电厂安全规程(停电验电、动火审批、设备防护);
技术交底:明确 “除锈等级标准(Sa2.5 级 / St3 级)”“涂料配比要求”“涂层厚度控制”“焊缝防腐处理技巧” 等关键要点,针对吊车梁等承重构件施工制定 “分阶段作业、荷载均衡” 方案,避免结构受力失衡。
核心材料:环氧富锌底漆(锌含量≥80%)、无机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涂、氟碳防腐 / 耐温面漆、喷砂铜矿砂(粒度 0.5-1mm)、焊缝修补焊丝、防腐密封胶;
施工设备:高压无气喷涂机(压力 15-20MPa)、干湿两用喷砂设备、角磨机、超声波探伤仪、涂层测厚仪、附着力划格器、扭矩扳手;
防护用品:全身式双钩安全带、防毒面具(过滤式 + 隔绝式)、耐溶剂手套、防尘口罩、防冲击眼镜、防滑鞋。
设备与环境准备:对作业区域内的发电设备、电气线路进行断电隔离并挂牌警示,拆除钢结构表面附属构件(爬梯、平台栏杆、仪表支架),清理周边障碍物,平整运输通道;
表面清理:用高压水枪(低压模式,水压 0.5MPa)冲洗钢结构表面灰尘、工业粉尘、油污,顽固油污用中性清洁剂擦拭,清水冲净后自然晾干;对旧涂层松动部位用铲刀剔除,确保基面无油污、无积水、无松散附着物;
安全防护布置:高空作业区域下方铺设双层防坠网与防尘棚,脚手架搭设符合高空作业规范(立杆间距≤1.5m、横杆步距≤1.8m),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设置防滑脚手板与安全通道。
轻度锈蚀处理:用角磨机 + 钢丝刷人工除锈,直至露出金属光泽(St3 级),表面无可见油脂、污垢、锈层,残留痕迹仅为轻微色斑;
中重度锈蚀处理:采用干湿两用喷砂设备(风压 0.6-0.8MPa)进行喷砂除锈,铜矿砂粒度根据锈蚀程度调整(0.5-1mm),彻底清除锈层、氧化皮、旧涂层及焊接飞溅物,除锈等级达 Sa2.5 级(表面无可见油脂、污垢、锈层及氧化皮,残留痕迹为点状或条纹状轻微色斑);
节点精细化除锈:焊缝、螺栓孔、柱脚、桁架节点等部位,用小型角磨机 + 钢丝轮精细打磨,去除缝隙内残留锈迹与焊渣,确保基面粗糙均匀,无尖锐毛刺,含水率<8%。
底漆施工:除锈完成后 4 小时内(避免钢结构二次锈蚀),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均匀涂刷底漆(环氧富锌 / 无机富锌),干膜厚度≥80μm;重点覆盖焊缝、螺栓孔、柱脚等易腐蚀部位,确保无漏涂、流挂、针孔;底漆固化后(常温 24 小时)用划格法检测附着力(等级≥1 级),不合格部位彻底铲除重涂;
中涂施工:底漆合格后,涂刷环氧云铁中涂,干膜厚度≥120μm;采用 “喷涂 + 滚筒补涂” 结合工艺,填补基面微小瑕疵与除锈留下的凹坑,增强涂层厚度与抗渗性;中涂固化后(常温 24 小时)用砂纸轻轻打磨,去除表面颗粒杂质,确保基面平整;
面漆施工:分 2 遍涂刷氟碳防腐 / 耐温面漆,每遍干膜厚度≥40μm,总厚度≥80μm;控制喷涂压力 15-20MPa,喷嘴与基面距离 30-50cm,确保涂层均匀光滑、颜色一致;高温区域面漆施工后,进行耐温测试(80℃恒温 24 小时无变色、开裂);
节点强化处理:对焊缝、柱脚、吊车梁翼缘、桁架节点等受力关键部位,额外涂刷 1 遍环氧富锌底漆与环氧云铁中涂,焊缝处用毛刷手工补涂,确保涂层完全覆盖缝隙;柱脚部位在防腐完成后,增设防腐保护套,填充密封胶,防止雨水渗入与土壤腐蚀。
高空防护:作业人员全程系双钩安全带(一端固定在作业平台,一端固定在钢结构牢固部位),禁止高空抛掷工具、材料;高空吊运涂料与设备采用专用吊篮,限载运行,定期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
动火安全:焊缝修复、钢结构加固等动火作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理作业点周边易燃易爆物品(距离≥10m),配备 2 名专职监护人员与足量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灭火毯),动火后 30 分钟复查,确认无火灾隐患;
设备与环保防护:施工期间对发电设备、仪表仪器进行全程防护,避免涂料污染与粉尘附着;喷砂作业采用带除尘功能的设备,减少粉尘扩散,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与防毒面具;涂料废弃物密封收集,交由专业机构合规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