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和手段,成功地掌握了大清的政权,成为了清朝的实际掌舵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尽管她是清朝的实际领导者,但我们知道,慈禧并不是一个非常明智的统治者。她与同朝代的孝庄相比,差距很大,更不能和历史上其他有名的女性统治者如武则天相提并论。慈禧虽然拥有一定的政治智慧,但缺乏有效的治国方法,导致大清的局面在她的治理下始终处于修修补补的状态,勉强维持着国家的运转。她去世后,连修补者都没有了,最终清朝也因此走向了灭亡。

我们之所以说慈禧不是英明的统治者,主要是因为她在享乐方面过于奢侈。众所周知,在慈禧掌权时,大清已经处于贫弱的状态,但她依然毫不收敛地追求享乐。比如,她曾挪用海军的经费用于自己的生日庆祝,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慈禧的奢华享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她的饮食,二是她的洗浴。

先来说说慈禧的饮食。慈禧从不吝啬在食物上的开支,一直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她的膳食安排十分奢华,曾经有个小品《打工奇遇》里,赵丽蓉提到慈禧一顿饭要吃100多道菜,这说法并不夸张,慈禧确实能吃这么多。虽然她并不是每道菜都吃完,而是象征性地吃两口,但每顿饭的排场非常浩大。每次进餐前,李莲英会先尝试这些菜肴,确认无误后,慈禧才会动筷子。吃过的菜品剩下的部分,通常会根据慈禧的心情,赏赐给下人。除了这些,慈禧还特意设立了私厨——西膳房,专门负责制作各种精美的菜肴和点心。西膳房分为荤菜局、素菜局、饭局、点心局等,每餐的花费非常庞大,往往高达200两银子,按当时的标准,这个数目可以养活一万多人。

接下来,慈禧的洗浴也极为奢华。一般来说,洗澡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慈禧的洗浴却非常讲究,甚至有些奢侈。她的洗澡方式是坐在特制的椅子上,这个椅子专门为她量身定制,既有靠背,还能根据需要调整靠背的角度。慈禧每次洗澡都使用两个澡盆,一个用来洗上半身,一个用来洗下半身,这样的分开洗浴是一种特别讲究的方式。她认为上身代表天,是清洁的、红运的,而下身代表地,是浑浊的、黑运的,天不能被地覆盖,因此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水不能混合。

除此之外,慈禧每次洗澡时都需要用到100多条毛巾。每条毛巾只允许用一次,使用后就丢弃,以保持洗浴水的清洁。她的洗澡水还会加入香料,水质和洗浴的环境都极为讲究。这一切奢华的洗浴仪式,充分展现了她对生活细节的极致追求。

慈禧的奢侈不仅仅体现在饮食和洗浴上,其他方面的享乐也不亚于此。在她的统治下,大清朝的灭亡几乎是注定的,因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若过于沉迷享乐而不顾国家的实际状况,那么国家的命运就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