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涂界记者注意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国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开资料显示,李国强, 1963年2月出生,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理事长等。2018年,当选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院外籍院士;2022年,获国际消防工程师学会(SFPE)John L. Bryan奖。
李国强长期从事结构工程与工程防灾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高性能钢结构分析与设计、钢结构抗火与抗震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并在我国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建筑防灾减灾领域的学术权威与技术中坚。 他建立了钢结构抗火设计的完整理论体系,提出多项防火保护新技术,解决了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火安全难题;在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创新结构形式与连接技术,显著提升了结构承载效率与耐久性。
李国强领衔的研究成果“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成果“消能 -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牵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主参编ISO国际标准6部、国家标准5部、国家行业标准5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2件、美国专利3件、日本专利2件;出版中英文著作17部,发表中英文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600余篇。
其中 ,“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是由李国强团队主导完成的科研项目,该项目历经 10余年系统研究,突破创新了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设计、材料与施工、检测等技术并将其推广应用,系统解决了钢结构在火灾和腐蚀环境下的性能评估难题,创建了防火安全性能化设计理论体系,填补了我国钢结构防火设计与防腐检测技术标准空白。研究成果已形成《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等多项国家与地方标准,应用于国家体育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40余项重大工程的安全评估。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周绪红教授认为,“ 该项目解决了安全经济进行大跨度钢结构防火保护设计问题、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涂装耐候长效环保美观问题,在国际上率先研发了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涂装性能实用评估与检测技术,解决了防火防腐性能现场检测与快速评定的问题,引领了我国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技术的发展。”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于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防火安全评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防火防腐检测以及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抗火设计优化,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新技术使钢结构防火防腐维护周期延长至 15年以上。
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然而,高温下钢材的强度和刚度急剧退化,极易遭到火灾破坏。然而,早在1980年末,李国强就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系统的钢结构防火研究,创建了我国钢结构防火安全性能化理论与设计方法,在国内外率先解决了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定量评定的问题,和团队成员蒋首超副教授、楼国彪副教授一起于 2000年 主持编制了我国首部钢结构防火技术标准,解决了传统钢结构设计方法不考虑实际火灾升温、结构受力水平、构件截面特性的重大不足,以及在安全、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引领了我国结构防火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结构防火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主编的国家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GB51249-2017于2017年7月被住建部批准颁布施行。
由李国强教授及其他人员共同撰写出版了《Intumescent Coating andFire Protection of Steel Structures 》(《钢结构膨胀型涂料防火保护》), 该书于2023年4月由国际知名科技出版公司Taylor & Francis Group旗下CRC Press出版。与此同时,李国强教授团队的钢结构防火安全性能化理论与设计方法等理论成果,应用于2010上海世博会四大场馆、广州白云机场、上海铁路南站、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广州新电视塔、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新广州火车站、新武汉车站、浦东国际机场、闵浦大桥等40多项重大钢结构工程的抗火安全评估,为保障我国大型钢结构工程设施的抗火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涂界记者注意到,中国钢结构协会团体标准《钢结构建造质量控制标准——第七部分:涂装》编制于2025年4月份正式启动,该标准由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牵头主编,是国际标准《钢结构工程建造技术标准》ISO 17607:2023以及欧洲标准《钢和铝合金建造技术标准》EN-1090-2-2018和澳大利亚防火协会ASFP技术指南《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规范及现场安装操作指南》的转化引进,已于2024年11月由中国钢结构协会立项,后续将申请转化为中国国家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李国强教授与国内知名涂料企业信和展开了交流合作。根据信和官微报道, 李国强教授一行曾于2023年5月8日前往信和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就中国钢结构防护与涂装技术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开展技术交流。信和总经理王书传向李国强教授一行的介绍了信和的历史沿革、发展战略布局及生产经营实力,信和副总工程师梁上海则详细介绍了信和的特色产品、新材料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情况。
信和报道称,通过此次技术交流,李教授一行高度评价了信和的发展战略、产品优势和优质服务,并对我公司在防火防腐涂料领域的技术创新表示了高度肯定。双方热烈讨论了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形势下,实施中国钢结构防护与涂装技术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李教授表示,当企业以长期回报为目标,以标杆项目为抓手,就可以建立引领市场的机制。信和勇于引领中国品牌的工业涂料,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选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坚持院士增选纪律严的基调,强化纪律要求和全过程监督,对候选人学术学风、道德品行、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严防说情打招呼,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口关”。(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