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俄罗斯安全局在莫斯科一个公墓里,从一个墓碑前的陶瓷花瓶中拆出了遥控炸弹,那东西不是用来祭奠的,而是准备袭击绍伊古用的,他那天本来要去亲属墓地看看,如果真去了后果就严重了,炸弹里有塑性炸药、摄像头和信号模块,远程一按就能引爆,抓了三个人,包括两名俄罗斯人和一名中亚来的非法移民,主谋沙姆索夫现在还在基辅藏着没露面。

绍伊古在国防部工作了十二年,从二零一二年一直到二零二四年,后来转任安全会议秘书,始终是普京身边最稳定的支持者之一,二零一四年克里米亚事件由他协调处理,二零二二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整个俄罗斯军队的作战体系也在他的管理之下,乌克兰方面早已将他视为指挥核心,认为只要能够除掉绍伊古,就能打乱俄军的指挥链条,同时让俄罗斯国内人心动摇,战场上难以取得优势,就转而采取心理战术。

这种暗杀方式乌克兰方面已经运用得很熟练,去年12月俄军一位名叫基里洛夫的将军在自家公寓楼下被安装在滑板车里的炸弹炸死,那枚炸弹的工作原理和这次藏在花瓶中的装置基本一样,之后又有好几名俄军高级军官遭遇相同手段袭击,连负责巡航导弹研发的专家也遭到清除,导致俄军精确制导武器的升级进程直接停滞,这些袭击都显得非常低调,成本也很低,使用的设备都是民用物品改造的,专门挑选墓地、居民楼这类缺乏防护的场所下手,安保系统根本防范不住。

以前俄罗斯打仗,习惯用导弹打击乌克兰后方,摧毁仓库和指挥部,现在乌克兰反过来,专门针对俄罗斯高层人员,采取精准打击的方式,消灭一个关键人物,震慑一大片人,像花瓶炸弹这样的手段,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块钱,可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安保投入却无法计算,俄罗斯不得不把全国的重要人物都保护起来,天天提心吊胆,比直接打仗还累人,这种打法实际上是把战争真正带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这次行动没有成功,但带来的影响很大,之前俄罗斯已经报复过几次,炸掉乌克兰的情报据点,导致好几名乌方官员丧命,绍伊古身份特殊,是俄方最核心的人物之一,如果他真的遇袭身亡,俄罗斯方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直接对乌克兰总统府或军方高层展开反击。
虽然这次只是未遂事件,但已经让俄罗斯安保部门处境难堪,他们能拦截导弹,却没能防住一个普通花瓶,也没能阻止藏在境内的非法移民。
说到非法移民这事,确实值得琢磨,这次案子就有一个从中亚来的人,说明乌克兰情报部门可能趁着移民潮往俄罗斯境内安插人员,这些人不容易被盯上,行动起来像幽灵一样,主谋沙姆索夫在基辅指挥,却能在莫斯科遥控执行者,说明乌方对通信、伪装和身份管理这些技术掌握得很到位,俄罗斯这边虽然情报系统很强大,但在边境和人口流动方面还是有漏洞,说白了,不是对手太强,而是自己家门没关严。
莫斯科的官员们现在出门都得格外小心,扫墓前需要提前清空场地,上下班必须带上保镖,就连买个花瓶也得先仔细检查一遍,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是比拼坦克和飞机的时候,而是看谁能不动声色地把刀架在对方脖子上,乌克兰这招既狠又聪明,俄罗斯再强硬也扛不住这种慢慢消耗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