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Mate 80系列新机,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这是华为Mate系列首次下调起售价。
11月25日,华为在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年度旗舰Mate 80系列。市场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华为在影像、芯片和AI能力上的最新突破,更在于其出乎意料的定价策略。
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宣布,华为Mate 80系列此次将推出四款机型,分别为Mate 80、Mate 80 Pro、Mate 80 Pro Max以及Mate 80 RS。硬件方面,传闻已久的新一代麒麟9030芯片正式亮相;软件方面,Mate 80系列出厂搭载HarmonyOS 6操作系统。
系列4款手机之中,仅有Mate 80仍搭载麒麟9020芯片,Mate 80 Pro及以上机型均搭载新一代的麒麟9030系列芯片,这被认为代表着华为供应链的持续改善。
但真正引发市场热烈关注的,还是Mate 80系列在定价策略上的改变。据余承东透露,Mate 80标准版起售价4699元,Mate 80 Pro起售价5999元,Mate 80 Pro Max起售价7999元,Mate 80 RS售价11999元。也就是说,在维持统一内存规格的基础上,Mate 80标准版起售价就比Mate 70标准版要低800元,Mate 80 Pro、Mate 80 Pro Max的起售价,也要比Mate 70 Pro、Mate 70 Pro+低500元。仅Mate 80 RS起售价与上代产品保持一致。
上述机型将于11月28日正式开售。
逆势降价
在如今存储芯片持续涨价的背景下,不少手机厂商都选择上调产品价格。如小米旗下红米K90全系列就比上一代涨价100至400元不等;真我GT8标准版与Pro版起售价分别上涨300元;iQOO 15起售价较上一代高出200元。OPPO Find X9系列4399元起售,较上代高出200元到300元。
正因如此,华为Mate 80系列定价发布之后,随即引发市场热议,“Mate 80价格”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作为华为的高端旗舰系列,Mate系列一直为华为手机出货量作出重要贡献。高峰时期,华为Mate 40系列的销量曾达到3000万台,占到市场总份额的10%以上,并助力华为拿下当年国内高端手机第一的宝座。如此重要的一款产品在定价策略上做出大幅调整,无疑向市场传递出华为正以更积极的姿态争夺用户的明确信号。
有华为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内存价格的持续上涨确实会对产品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在当前大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还是希望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使用到华为的产品。”
当前,手机行业呈现胶着的竞争态势。IDC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6万台,同比下降0.5%,延续下降趋势。其中,vivo占据17.2%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次之,市场份额约15.8%;华为则排在第三,市场份额为15.2%;小米以14.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OPPO、荣耀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14.5%和14.4%。
排名第一的vivo市场份额仅比排名最后的荣耀高出2.8个百分点,市场胶着程度可见一斑。
进入四季度以来,iPhone 17系列的崛起更是给其他竞争对手带来更大的压力。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10月iPhone 在中国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涨37%,市占率升至25%,为2022年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精准刀法”背后
华为大幅下调Mate 80系列的起售价,被普遍认为或有以价换量之意。
但同时,也有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Mate 80系列价格的“精准刀法”背后,或许也与鸿蒙生态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两年来,华为强势推进鸿蒙系统的建设进程,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根据华为在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搭载HarmonyOS 5、HarmonyOS 6的终端设备已突破2700万台,每天的新增设备超过10万台。
硬币的另一面是,相比安卓、iOS数亿量级的用户规模,推广鸿蒙生态,华为仍任重而道远。
曾有鸿蒙生态开发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相比于iOS和安卓,用户规模偏小仍是目前鸿蒙生态的最大短板之一。该开发者所在公司开发的手机APP自2023年开始就尝试接入鸿蒙系统,但从用户量来看,鸿蒙的用户规模只有安卓或iOS的20%。
显然,如何将鸿蒙生态的用户规模继续做大是华为必须直面的问题。而通过降低价格,保持其产品的销量竞争力,正是其中解法之一。
不过,华为也并未放弃在超高端市场上的持续探索。Mate 80发布同日,华为还发布了双折叠手机Mate X7。Mate X7搭载麒麟9030 PRO芯片,标准版售价12999元起,将于12月5日正式发售。
“双旗舰”阵容亮相,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华为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华为要通过Mate 80系列的价格调整扩大用户基本盘;另一方面,华为也要借助Mate X7,巩固在折叠屏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以保住高端用户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