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施工流程(分步操作,重点控制密封与固定)
步骤 1:管材切割与倒角
按设计长度测量管材,用记号笔标记,采用 PVC 专用切割刀垂直切割(确保切口平整,无毛刺、裂纹),若用锯切割需用砂纸打磨切口。
用倒角器对管材两端内外壁进行倒角处理(倒角角度 45°,长度 2-3mm),避免安装时划伤密封圈或影响贴合度。
步骤 2:管道预组装与试装
按安装路径将管材、接头、弯头进行预组装,核对长度、坡度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管道走向顺畅(无硬折、死弯),预留接口位置便于后续密封操作。
试装后标记各部件连接位置,拆卸备用(避免组装后无法调整)。
步骤 3:接口密封处理(防渗漏关键环节)
PVC 泄水管接口常用承插式密封或胶粘密封,根据场景选择:
承插式密封(适用于排水压力较小场景,如桥面横向排水):
用毛刷清理管材承口内壁和插口外壁,确保无油污、灰尘、水分。
在插口外壁均匀涂抹 PVC 专用密封胶(或套上配套橡胶密封圈,密封圈需无扭曲、无破损,安装时用肥皂水润滑便于插入)。
将插口对准承口,用力均匀插入至标记位置(插入深度≥管材外径的 1.5 倍,如 Φ110mm 管材插入深度≥165mm),插入后旋转 1/4 圈,确保密封胶均匀分布或密封圈贴合紧密。
胶粘密封(适用于排水压力较大或振动场景,如隧道纵向排水):
清理接口表面,用砂纸轻微打磨插口外壁和承口内壁(增强粘结力),再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
均匀涂抹 PVC 专用胶粘剂(涂抹厚度 0.5-1mm,确保全覆盖,无漏涂),涂抹后 30 秒内完成承插(胶粘剂需在有效期内,避免阳光直射)。
承插后用外力固定接口 3-5 分钟,防止脱落,静置 24 小时待胶粘剂完全固化(固化期间禁止碰撞、通水)。
步骤 4:管道安装与固定
安装原则:管道走向遵循 “短、直、顺”,避免迂回;纵坡严格按设计要求(≥2%),用水平仪或拉线法校验,确保排水通畅。
固定方式:
桥梁桥面泄水管:在管材两侧设置管卡(或支架),管卡间距≤1.5m,靠近接头处≤0.5m;用膨胀螺栓将管卡固定在桥面混凝土或防撞护栏上,固定时避免挤压管材(防止变形),管卡与管材之间可垫橡胶垫(减少振动磨损)。
隧道边墙泄水管:沿边墙安装时,用支架焊接固定在预埋钢筋上(支架间距≤2m),或用膨胀螺栓固定在衬砌上,管道与边墙间距保持 5-10cm(便于检修);竖向泄水管需用线坠校正垂直度,偏差≤2mm/m。
穿出结构外的泄水管:管口需伸出结构表面 10-15cm(避免排水回流),端部可加装防护网(防止杂物堵塞)或弯头(改变排水方向,避免冲刷结构基础)。
步骤 5:预留孔封堵(二次防水关键)
管道安装固定后,对预留孔与管材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
先在间隙内侧填塞遇水膨胀止水条(或发泡聚氨酯密封胶),止水条需连续环绕管材,无断点。
外侧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层封堵,封堵厚度≥50mm,压实抹平,确保与结构面齐平,无裂缝。
若为桥梁桥面等防水要求高的区域,封堵后需在接口周围涂刷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范围超出预留孔边缘 100mm,形成防水加强层。
步骤 6:通水试验与验收
封堵材料固化后(水泥砂浆养护≥7 天,胶粘剂固化≥24 小时),进行通水试验:
向管道内注入清水,观察排水是否顺畅,无积水、回流现象。
检查接口、预留孔封堵处是否渗漏,若有渗漏需立即返工(接口渗漏可重新涂抹密封胶或更换密封圈,封堵处渗漏需剔除原有材料,重新填塞止水条并封堵)。
试验合格后,清理管道内杂物,做好验收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