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
为深化少先队实践育人理念,践行“红领巾服务社区、建设家园”的使命担当,青岛市实验小学四(5)灯塔中队“童创社区小分队”的少先队员们,以 “儿童友好” 为核心目标,开启了为期数周的龙口路口袋公园改造研创实践。这场实践不仅是队员们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建设的一次尝试,更成为新时代红领巾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创意点亮家园的生动答卷。

这座紧邻校园的口袋公园,曾是队员们课后追逐嬉戏的“快乐天地”,承载着无数课间时光的欢声笑语。然而,随着缺乏适配儿童的活动设施,往日的热闹渐渐褪去,公园也变得冷清。“儿童不仅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更是当下能为社区添彩的建设者!”怀着这样的信念,队员们主动发起“拯救口袋公园”行动,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化身“社区小主人”,通过调研访谈、方案设计、宣传推广等一系列研创行动,让“儿童友好”从理念逐步落地为身边可触的美好,彰显出新时代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行走的思政课”的生动形式,队员们以严谨的态度、协作的精神推进每一步工作。他们精心打磨访谈提纲,分组走访老师、学弟学妹与学长,用文字、镜头细致记录同龄人对公园的真实需求;特意搭建“童创空间留言墙”,累计收集五百余名队员与家长的签名寄语和期待建议,最终汇编成兼具温度与参考价值的《社区儿童心声访谈录》。为让设计既贴合儿童兴趣,又具备科学合理性,队员们主动对接专业力量,邀请浮山生态园景观设计师现场指导,还走进生态园实地观摩,学习景观规划、植物搭配等知识。经过多轮“红领巾议事会”讨论修改,他们将创意与实用深度融合,规划出“奇思妙想绘画墙、自然科普小花园、友好互动游戏区、休闲阅读角”四大功能分区。为推动方案落地,队员们更带着勇气与诚意走进市南区城管局,向工作人员清晰阐述改造思路与儿童需求,用童真视角下的专业思考,赢得了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从发现社区问题到主动扛起责任,从团队协作攻坚到勇敢沟通实践,这场研创活动让红领巾们收获的不仅是能力的成长,更是对“少先队员”身份意义的深刻理解。队员们在分工中学会协作,在沟通中提升表达,更在为社区付出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雷锋小榉叶”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思政内涵——原来胸前的红领巾,不仅是荣耀的象征,更是参与建设、服务他人的“责任徽章”。

此次口袋公园改造实践,是青岛市实验小学少先队深化“榉力少年”德育品牌、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鲜活缩影。学校大队辅导员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红领巾社区实践平台”,鼓励更多少先队员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区“大课堂”,在服务他人中增长才干,在奉献社会中锤炼品格。期待更多少先队员以童创力量为笔,以责任担当为墨,继续描绘社区美好新图景,让儿童友好之花绽放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让红领巾在实践奉献的光芒中愈发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