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风险大,切勿购买》
小产权房虽然价格便宜,但隐藏着诸多巨大风险,购房者绝不能因价格因素而涉足。首先,小产权房缺乏合法产权证书,这意味着购房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在土地规划、征收等情况出现时,购房者可能面临一无所有的境地。其次,小产权房的建筑质量缺乏严格监管,可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再者,小产权房不能像合法商品房那样正常交易、抵押和继承。购买小产权房看似节约了资金,实则是将自己置于不确定的风险之中,随时可能遭受难以挽回的损失。
由于房价较高,很多购房者的目光便转向了小产权房,但购房者需注意仅仅因为价格低就购买小产权房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小产权房是指在集体土地上盖的房子,只能销售给集体成员的一种房产形式。乡镇政府发的所谓小产权房产,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这种房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国土房管局也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
小产权房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有:
一、政策风险
如果购房者购买了小产权房,但当其属于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时候面临着被相关部门整顿、房屋停建、依法被拆除的危险性。购房者就可能面临既无法取得房屋,又不能及时索回房款的尴尬境地。
二、不能抵押、贷款
根据规定,农民集体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农民将房屋卖给城市居民的买卖行为不能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也就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合法手续。
购买小产权房不能采用银行贷款的形式、不能合法设定房屋抵押权、不能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因此也就不能进行二手房交易。
三、拆迁无法得到赔偿
如果遇有国家征地或者拆迁的情形,购房者的利益很难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四、配套受限
小产权房的附属配套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等,因不在国家规划之列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五、合同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由于小产权房的特殊法律属性,使得小产权房的流通转让存在很多的限制,因此非本集体中的购房者和卖方所签的合同也属于无效合同。未来如果拆迁补偿,卖方可以随时违约,对自住的人来说,起不到效果。
如果有购房意愿的朋友在购房前一定要做好各种功课,判断是否为小产权房的就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开发商是否五证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