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G20峰会成为热议话题,其主办国南非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然而,多数人对南非的了解,或许仍停留在书本与网络信息之中。实际上,南非真实的自然风光足以令人震撼。

作为该国最富裕、治安最佳的城市之一,开普敦是众多游客造访南非的首选之地,而享有“上帝餐桌”美誉的桌山,更是每一位到访者不容错过的标志性景观。那么,桌山从哪个角度观赏最为壮观?它又流传着哪些迷人的传说?今天,就让我用镜头带您走进这座南非最著名的自然奇观,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桌山,从某些角度看确实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山。当您站在开普敦市区远眺,会看到一座顶部异常平坦的山体,仿佛被无形巨手横置在天际线上,宛如一张天神用餐的长桌,这也正是“桌山”之名的由来。为寻找观赏桌山全景的最佳位置,我们沿着大西洋海岸一路前行,最终抵达山脚下的一处宁静港湾。站在这里眺望,海面上波光粼粼,整座桌山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

它并非普通尖峰状的山体,而是一座延伸约三公里的平顶山脉,海拔1087米的山顶平坦如镜,宛若一张铺展于天地之间的巨大餐桌。东西两侧的狮头峰与魔鬼峰,如同两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主峰,共同构成了环绕开普敦的“城市碗”独特地貌。

此时正值上午十点,南半球的初冬时节,空气清冽,能见度极高。蔚蓝天空下,阳光将山岩的纹理勾勒得清晰可见,整座山体散发着历经亿万年岁月沉淀后的沉静与厚重。

离开港湾,我们前往搭乘通往“上帝餐桌”的缆车。这条始建于1929年的索道,历经多次升级,如今已成为配备360度全景车厢的现代化观光设施。坐进可容纳65人的圆形缆车,随着它缓缓旋转上升,脚下的开普敦城区逐渐缩小为精致的沙盘模型,远处大西洋与印度洋交汇的壮阔海景也在眼前徐徐展开。值得提及的是,这条运营近百年的缆车已接待超过2500万名游客,堪称南非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然而,就在缆车攀升的过程中,天气发生了微妙变化。山脚下还是阳光明媚,但随着海拔升高,空气中的水汽逐渐加重,窗外天色不再透亮,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浓厚的云层。当缆车抵达山顶站台时,我们仿佛瞬间步入了另一个世界。

此时已近上午十一点,整个山顶被浓密的云层笼罩,能见度不足五十米。这种奇妙的气象变化,不正完美应验了“上帝餐桌”的传说吗?漫步在云雾缭绕的山顶,宛如置身仙境。

令人称奇的是,约二十分钟后,原本浓得化不开的雾气逐渐转淡。虽然视野尚未完全通透,但远眺开普敦全景和两大洋交汇的景象时,仿佛加了一层天然的柔光滤镜,让眼前的风光更添梦幻与神秘。

桌山顶部是一片开阔的台地,长约1500米,宽约200米,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据植物学家统计,在这片仅约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孕育着1470种植物,其中70%为当地特有物种。这一惊人的生物多样性,使桌山在2011年被列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之一。

据当地导游介绍,桌山与人类活动有着深厚的渊源。最早的土著科伊桑人称其为“Hoerikwaggo”,意为“海中之山”。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首次记录桌山,将其命名为“Taboa do Cabo”,即“海角之桌”,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在殖民时期,桌山成为往来船只的重要航标,被誉为“希望之路上的灯塔”。

如同世界许多著名景观一样,桌山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上帝餐桌”的由来:相传上帝在创造世界后巡视各方,当行至开普敦上空时,被此地的美景深深吸引,遂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后花园。

为能随时在此用餐休憩,上帝命令天使将一座山脉的顶部削平,制成了这张举世无双的餐桌。每当云雾笼罩山顶,便是上帝铺上洁白桌布,准备享用美餐的时刻。这个美丽的传说在当地代代相传,为这座雄伟的山峰增添了神圣的色彩。

当我们再次搭乘缆车缓缓下山时,云雾渐散,山下的城市轮廓透过云隙若隐若现。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当地人说“见过桌山云雾的人,都是被上帝选中的幸运儿”。桌山,这张上帝遗留在人间的餐桌,承载的不仅是缥缈的云雾与动人的传说,更是亿万年地球记忆与无数生灵共栖的家园。

欢迎关注我,用原创图文打动您,用镜头带您领略中国的美,看尽世界风貌,职业摄影师刘杰,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