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房产证和土地证面积不一致的原因》
房产证上的面积与土地证上的面积不一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房产证的面积主要针对房屋建筑本身的建筑面积,包含套内面积与公摊面积等。它是依据建筑的设计、测量规范得出的住宅等建筑物可使用、售卖的面积数值。而土地证上的面积指的是土地使用面积,是整宗土地的分摊面积。对于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物下的土地是众多业主共同分摊的,土地面积分摊方式复杂,加上两者测量计算的侧重点与规则不同,从而导致这两个证上的面积出现差异。
房产证上,房子的建筑面积是61.34平方米,土地证上的使用权面积却是15.3平方米。房产证上的面积和土地证上的面积为什么为不一致呢?这是为啥?
一、房产证上的面积
房产证上记载的面积是房屋本身的建筑面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销售面积,由以下面积构成。如图:
建筑面积关系到我们买房要缴纳多少钱,因为房屋的总价=每平米的单价*建筑面积;其还关系到物业费的多少,因为每月物业费=每平方米的物业费*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这些面积又该如何区别?下图中绿色部分为套内使用面积,蓝色部分为套内墙体面积。
二、土地证上的面积
土地证上的土地面积是建房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其余房产证上记载的建筑面积的概率不同。
土地证上的面积是按照你家房屋的建筑面积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乘以总建筑面积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进行分摊的。即(你家房屋的建筑面积÷总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你家房屋的土地面积。
举个例子:一栋房子占地200平方米,只有一个单元,一梯两户,共5层楼,总共10户,每户建筑面积均为100平方米,这2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每一户人家的。那么,每一户分摊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即为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