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于10月31日发射升空,没想到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也即将发射。通常情况下,两个航天员乘组的轮换周期大约为半年,因此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发射应当是在大约5个多月后。但如今,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发射任务已经启动,准备提前发射。

以往的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时,通常会搭载三名航天员,此外,根据任务需求,还会携带一些科学设备或物资前往中国空间站。然而,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不仅提前发射,而且在这次任务中,它并没有搭载任何航天员,而是作为货运飞船,满载货物前往中国空间站。这将是首艘以不载人的方式前往空间站的神舟飞船。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事实上,很多网友已经知道真相:这并不是航天员轮换周期的调整,而是由于一些突发的紧急情况。原本应该在轨执行任务的是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但实际上,目前执行任务的飞船是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飞船提前返航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的航天员完成了在轨交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原本计划在11月5日返回地球,但由于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最终决定让神舟二十号的3名航天员改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而神舟二十号飞船则继续留在空间站执行任务。

目前,虽然官方尚未公布神舟二十二号的发射时间及其他细节,但有可能会采用更快速的交会对接方案。在神舟二十一号之前,其他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大约需要6.5小时,但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交会对接时间缩短至3个半小时,仅通过减少绕地飞行2圈来实现这一快速对接。这个速度比之前大大加快了。

同样,神舟二十一号的返航过程也采用了更快的方案,飞行3圈后便返回地球,总耗时大约5个半小时,比以前的飞船返航时间减少了3小时以上。神舟二十一号的成功快速交会对接和返航,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航天员在升空和返航过程中待在飞船里的时间缩短,舒适性大大提升。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也可能会采用类似的快速交会对接方案,3个半小时的对接时间不排除。但由于这次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没有搭载航天员,因此不必考虑航天员的时效性,也有可能使用更加成熟的6.5小时交会对接方案。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交会对接的时间都已经相当快速。相比之下,美国的载人龙飞船有时需要超过20小时才能完成交会对接。

目前,官方只提到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即将装载货物执行任务,发射任务已启动,但具体发射时间仍未明确。有些网民推测,可能会在11月25日发射。这一推测源于禁航公告数据,但仍需官方确认。

有网友可能会问,既然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已经处于待命状态,并且最早可以在8.5天内发射,为什么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的返航推迟了这么久,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却还没有发射呢?

原因在于,最早的8.5天发射时间是针对紧急情况的,而目前的情况并不紧急。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返回舱虽然有细微裂纹,但飞船本身依然安全,和国际空间站的泄漏问题不同。我国的空间站和飞船目前都在正常运行,因此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发射并不是紧急任务,而是为了替代神舟二十一号的位置。而在神舟二十二号发射后,神舟二十三号也将进入待命状态。

至于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舷窗裂纹问题,有网友提到,是否可以像神舟十七号那样安排航天员进行舱外修复?但其实,太阳翼的修复和飞船返回舱的修复有很大不同。空间站飞行时不会遇到极高温的灼烧,因此修复太阳翼并不困难;但飞船返回时会经历1000℃以上的高温,如果返回舱外部受损,可能会造成泄压或其他严重后果。因此,虽然可以进行一些舱外修复,但更换玻璃等工作量很大,操作难度也较高。

尽管如此,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舷窗裂纹并不严重。飞船的返回舱舷窗由三层玻璃组成,外层是防热玻璃,内层则用于承压。科学家认为,细微裂纹对飞船的影响不大,但返航时仍有一定风险。过去,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曾因一个细小的裂纹导致返航时发生事故,因此即使是小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最终改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