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本报讯 11月21日上午,第五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举办。本届大会延续“新科技、新材料、新未来”主题,聚焦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重点领域,构建“高端对话+专题研讨+产业对接”的全链条平台。
媒体证外壳触感温润、矿泉水瓶无异味、购物袋柔韧亲肤……在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现场,从参会证件到日常用品,一系列看似普通的物品背后,都藏着同一种“黑科技”——聚乳酸生物环保材料。
“您手上的文件袋、矿泉水瓶,还有展台上的各类产品,原料都是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伟向记者展示着大会用品,揭秘了这些“环保神器”的由来。聚乳酸是以玉米、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聚合制成的可降解材料,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
大会提供的矿泉水瓶摒弃了传统石油基材料,不仅杜绝了微塑料危害,还能在工业堆肥条件下6个月内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若通过专用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天即可完成降解,且降解物可转化为有机肥。更令人惊喜的是,该材料经权威机构检测可安全接触食品,不会因微塑料或塑化剂残留造成影响,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作为本次大会相关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丰原生物已全面掌握秸秆制糖生产聚乳酸的全产业链技术,其生产的聚乳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医疗等多个领域,还曾服务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从田间地头的秸秆,到大会上的各类用品,聚乳酸材料的“变身之旅”,正是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刘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