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卫浴行业发展白皮书》启示:康养卫浴迎来爆发前夜!3.1亿老年人口撬动千亿适改市场,卫浴企业如何抢占黄金赛道?
3.1亿老年人口,15.6%的占比——这组数据正将中国家居家装行业劈成两半:一边是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存量鏖战”,另一边是老龄化催生的“增量曙光”。而这其中,卫生间作为老年人摔倒的高发区,已成为改造需求最集中、最迫切的居家空间。今天咱不绕弯子,就聊聊一个越来越“热”的话题——适老·康养卫浴。

数据来源于《2025卫浴行业发展白皮书》
一、国家在推动,政策在倾斜,你再不看就晚了
国家的行动比许多人想象得更快、更实在。
202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商务部等6部门明确要求聚焦适老方向,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并允许补贴标准最高达到30%
真金白银的投入最能看出风向。山西推出“晋孝焕新”计划,消费者购买适老化产品可享受30%补贴,单人累计补贴上限达18000元;河南、湖南、青海等地也纷纷推出类似政策,以“直接减免”或“立减补贴”方式降低消费者负担。

数据整理源于DEEPSEEK
从“保基本”到“促普惠”,政策导向非常明确——通过财政补贴直接创造需求,通过标准制定引导产业升级,系统性地为适老化市场“清障开路”。
说白了,政策在开路,财政在支持,这不是一阵风,而是一个长期趋势。
你如果还觉得“康养”只是装个扶手、加个淋浴凳,那就真的out了。

数据来源于《2025卫浴行业发展白皮书》
二、别的行业已经在动了,卫浴人得有点危机感
康养赛道早已不是卫浴行业的“独角戏”。家电、家具、科技、建筑等行业均已积极布局,为卫浴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样本。
·家电行业:从“智能”到“智老”
海尔、美的等企业早已跳出单纯的功能思维,转向场景思维。他们推出的智能药盒冰箱、语音控制空调,特别是跌倒监测摄像头,都是从老年人真实生活场景出发的解决方案。
·家具行业:从“结实”到“适老”
顾家、全友等企业推出“适老沙发”“起身辅助床”,不仅注重结实耐用,更在坐高、扶手弧度、起身借力结构等细节处下功夫,体现出适老化产品的市场价值。
·科技+建筑:整合式解决方案落地
科技企业推出外骨骼机器人、AI陪伴机器人;建筑领域则探索 “装配式+智能化+适老化” 融合路径。北京已在7个城区建成9个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将防滑地面、智能扶手等要素标准化、可视化。
“样板间让抽象的政策变成可触摸的解决方案。”适老化设计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说。

这些行业都在做同一件事:把“适老”从“附加功能”变成“核心卖点”。适老化早已不是慈善,是实实在在的生意。
三、卫浴企业该怎么做?大厂做生态,小厂做服务
面对这一确定性趋势,卫浴企业应如何响应?不同规模的企业,路径各有侧重。
你不能等到所有人都进场了再动手。我建议分两类来看:
✅ 大企业:建系统、搭生态、定标准
具备研发与品牌实力的大企业,不应停留在“单品思维”,而应推出整体卫浴康养解决方案,涵盖防滑地砖、起身马桶、恒温淋浴、紧急呼叫等系统。
可联合医疗机构、养老社区打造体验式展厅,让用户直观感受安全与便捷。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推动“适老化产品认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信任资产。
卫浴行业成功实践案例:
箭牌家居推出的“和玥”无障碍康养卫浴套系,系统性整合盥洗、如厕、淋浴三大智慧功能区,实现全场景适老覆盖。
九牧厨卫最新发布的AI BATH场景预警系统,能在老人久坐超时、地面湿滑或跌倒时主动报警,构建安全防护网。
建霖智家的系统卫生间X5系列,集“洗护 + 硬装 + 环境 + 智控”四大系统与10项功能模块于一体,将卫生间从功能空间升级为全龄健康生活场景。
✅ 中小企业:抓产品、强服务、筑口碑
中小型企业资源有限,但灵活性高,可聚焦细分市场,深耕“起身扶手”“坐式淋浴器”等产品,做到比大厂更专业、更人性化。
可推出上门评估+局部改造服务,满足老年人“不愿大动”的需求。浙江东阳的实践值得借鉴——通过标准化施工,将厨卫改造周期压缩至10天以内,并设置临时厨房,极大减少施工扰民。
深耕区域市场、建立本地化服务口碑,是中小企业构建竞争壁垒的有效路径。
关键洞察:
无论是大企业的生态布局,还是中小企业的细分深耕,核心都在于从“卖产品”转向“提供解决方案”。大企业要思考如何构建产业生态,中小企业要琢磨如何打造服务闭环。在这个赛道上,规模不是唯一优势,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与快速响应能力同样重要。
写在最后
康养卫浴,不是慈善,是商业;不是情怀,是战略。
它考验的不只是你的产品力,更是你对用户真实生活的理解力。
技术精度 + 人文温度 + 政策东风,当这三者叠加,康养卫浴就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卫浴企业面向未来的必答题。
别等风来,你要主动站到风里。
本文数据来源:《2025卫浴行业发展白皮书》、公开政策文件、行业调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