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的双重属性,旨在保障合同的履行,补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同时对违约方进行一定的惩罚。
而定金与违约金是不同的概念,定金不能直接当做违约金。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者其他代替物。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需双倍返还定金;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它和违约金在性质、功能、数额确定等方面存在差异。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会对违约金这一概念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可以说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违约金呢?我们所说的定金是否可以去当违约金使用呢?小编在此大胆的猜测,这应该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吧。别着急,那么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吧。
什么是违约金?
违约金他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该向另外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是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其他的财产。
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定金可以当做违约金吗?
1、《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或者违约金条款。”根据该条规定,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不可并用,当事人只可择其一而行使之。
2、由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定金是违约定金,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都有相同性,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两者不能并用,否则,不仅将会给违约方强加过重的责任,而且责任后果与违约所实际造成的损失相比相差很大。
3、《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至于违约金的数额,法律无明确限制性规定,实践中一般由当事人双方自愿商定。
4、《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双方约定的违约金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那么,大家看完以上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违约金,以及定金是否可以当作违约金的信息,对此是否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别着急,慢慢的去理解,去理顺这其中的关系。小编相信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道”的呢,同时也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给你们的认识去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