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言/
法国品牌 Esprit 以音频线闻名,如今推出的 Stella 书架式扬声器,凭 “法国制造” 的精致做工和独特声学设计,圈粉无数。hifipig杂志编辑斯图尔特・史密斯亲测后,给出了高评价。
法国ESPRIT 成立于 1997 年,总部坐落于法国西南部小镇孔福朗。自成立以来,ESPRIT始终坚守 “全法设计、研发与制造” 的核心原则,从选材到生产的每一环都严控工艺品质,引以为傲的法国本土生产体系从未动摇。
ESPRIT产品线涵盖音频线缆与扬声器(Stella、Amelia、Lisa),所有产品均遵循三大设计理念:极致声学细节、精选优质组件、手工组装优先于规模化生产。这种 “技术可靠性与音乐满足感并重” 的研发哲学,使其既能打动专业发烧友,也能赢得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听众青睐,在高端音频领域稳步树立起鲜明口碑。

⚪⚪⚪
Stella 作为ESPRIT扬声器系列中最小的型号,是唯一需搭配支架使用的紧凑型书架箱,从结构到设计都彰显出 “巧思与精良并存” 的特质,法式手工制作的严谨在每一处细节中都得以体现。

Stella是一款紧凑型双向书架式扬声器,搭载AMT(空气动能转换器)高音单元和15厘米经过特殊处理的NEXTEL中低音单元,这两个驱动单元通过一个每倍频程6分贝的分频器整合在一起。并且Stella配置了低音导向孔以扩展低频响应。

有别于常见的紧凑型书架音箱的球顶高音设计,Esprit为Stella选择了AMT高音单元。AMT驱动单元最初由物理学家Oskar Heil 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它采用折叠式振膜结构,通过“挤压”空气的方式横向推动气流,从而实现更快的空气运动速度和更高的声音还原效率。当音频信号通过振膜时,折叠的部分会迅速收缩与扩张,使空气被高效压缩和释放。因此,空气运动速度比传统扬声器快得多,从而带来更平滑、更精确、更具动态感的声音重现。
在中频和低频方面,Stella采用了一个15厘米的纸质振 膜,纸振膜的轻质与刚性特性,加上 NEXTEL 的阻尼处理,可有效减少失真,提供温暖自然的音色。其中频细腻,高频清晰,同时具备极快的瞬态响应,能够真实再现音乐中的细微动态与层次。低音反射孔设计在扬声器正面,比后置反射孔更便于摆放。
分频器特意设计得很简单。它采用了每倍频程6分贝的一阶斜率,这能将相位失真降至最低,并确保各个驱动单元之间实现平缓的信号交接。分频器中使用的元件显然都是高端产品。Esprit指定使用采用虚拟叠层箔技术和纯铜制成的Duelund电容器,选择这类电容器是因其损耗低且失真极小。电感器来自Mundorf,同样由纯铜制成,这也是为了减少失真并保持信号的完整性。这些选择表明,Esprit在设计的电子元件方面投入的关注度,与对驱动单元本身的关注度不相上下。



这款箱体由中密度纤维板(MDF)制成,设计为无平行壁结构。这种构造有助于抑制内部驻波,若不加以控制,驻波可能会使声音失真。整个箱体结构紧凑,适合搭配支架使用。由于是在法国手工制作,每一对箱体都经过单独组装和检查。
在规格方面,Stella的频率响应为50Hz至30kHz,灵敏度为87分贝,标称阻抗为4欧姆。Esprit建议放大器功率在40瓦到100瓦之间,这使得这款扬声器能够适配多种功率的放大器,不过实际上,需要一台稳定的放大器来应对4欧姆的负载。

经过4天煲机后,我们以FKA twigs的专辑《EUSEXIA》开启了听音实测。这是一张内容丰富的唱片,混音中包含了大量元素,是一张用于聆听声场的有趣唱片,尤其是那首受威廉·奥比特影响的《Girl Feels Good》。不得不说,Stellas在整体成像方面非常(非常)出色。那些本应在混音中保持稳定的合成器琶音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而那些本应在整个声场中四处游走的声音和噪音也同样如此。FKA twigs的人声在混音中被很好地分离出来,位置略微靠前且居上。AMT技术在这里仿佛撒上了一层仙尘,为高频增添了空气感和空间感。这听起来十分美妙,《Room of Fools》开场的合成器声响从右侧扬声器之外的远处传来,然后移向左侧扬声器,完全将你带入乐曲之中。无论Esprit是如何实现AMT技术的,他们无疑都做得很到位。高频延伸得很好,且没有任何刺耳感或令人不适的失真。
小型扬声器普遍存在低音短板,但将音量上调后,Stella 的低音会即刻激活 —— 反应快速、收放紧凑且细节饱满。虽带倒相孔设计,部分产品可能出现孔体发声突兀的问题,但 Stella 的音调调校十分均衡,完全没有这类违和感。当然,考虑到高保真音乐聆听或观影的沉浸需求,不少用户后续或许会选择搭配低音炮使用,这也是合理的升级方向。不过Stella 本身的低音输出已足够够用,不会让人产生明显缺失感。对一款体型小巧的扬声器而言,Stella 的低音表现已然超出预期,甚至会让人产生 “在听更大尺寸设备” 的错觉,这种表现完全值得肯定。
奥利弗・纳尔逊(“金童”)的舞曲《Good To You》,低音表现延续了其标志性风格 —— 底鼓稳稳筑牢整首曲子的根基,其余旋律与节奏均围绕这一核心层层构建。坦白说,这些扬声器从物理层面算不上能撼动房屋地基的 “重低音猛兽”,但在空间适配的房间里,Stella 完全能满足多数人对低音的偏好,更难得的是,它在低音的节奏把控与时机拿捏上,确实展现了不俗的水准。




Stellas 系列扬声器的外观尽显精致,而这份质感同样延伸到了声音表现上。这里需要澄清一点:我说的 “精致” 绝非缺乏趣味、显得沉闷 —— 撰写聆听笔记时,我跟着 ROON 推荐的乐曲,不自觉就跟着节拍律动起来。这种 “精致”,很大程度上源于音箱箱体未产生任何音色失真,显然是设计师在研发时重点考量的细节。无失真的特性不仅让声音保有十足的清晰感,如前文所述,也能更好地还原空间细节与丰富音效。
艾伦・泰勒《混音背后》专辑中的《田纳西华尔兹》录制手法简约,却精准还原了现场演出的沉浸感。艾伦的人声表现极具感染力,细微的语调转折、齿音等细节都清晰可辨;多布罗吉他的金属质感被完美呈现,泰勒本人的吉他弹奏更是生动 —— 你几乎能具象化他的手指在指板上灵活游走的模样。这一点格外值得称道,对我而言,能在聆听时勾勒出艺术家的演绎场景,正是优质听感的核心之一。歌曲背景中乐器移动的细微声响,Stella 音箱也未曾遗漏半分。想必《当铺爵士乐》这类注重细节还原的唱片爱好者,会对这款音箱青睐有加。

为了考验 Stellas 音箱的极限,我特意选了些 “难缠” 的曲目 —— 比如 Body Count 乐队 1992 年那张经典同名专辑,还有其中的《Bowels of the Devil》。这首曲子层次丰富,一直是我评测设备的 “试金石”:用优质大型音箱播放时表现堪称完美,但 Stellas 的低音按我的口味,还差了点强劲力道。军鼓与钹的细节清晰可辨,只是底鼓的冲击力,我私心希望能再厚重一分。
不过换到同专辑的《KKK Bitch》,开篇的低音吉他与鼓声搭配得格外出色,两者的呼应配合听得明明白白。单论节奏把控与韵律呈现,这些小型音箱的表现完全在线。只是要提醒一句:如果是重度重金属爱好者,且房间空间和预算都允许,不妨看看 Esprit 系列的更高端型号。
而专辑里编曲简洁的《C Note》,又让 Stellas 的优势凸显 —— 吉他的音色细节与演奏技巧被真切还原。直到《Voodoo》响起,我彻底刷新了对 Stellas 演绎重金属的认知:它的冲击力确实不及我听惯的大型落地参考音箱,但听到最后会发现,那种极致强劲的低音,其实也并非不可或缺。我已经想尽办法考验这些音箱了,具体的取舍,就留给你自行判断。

换个维度考验 Stellas,我播放了《卡罗尔・范韦尔登演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2》—— 这张唱片的录制与制作水准极高,而 Stella 在这类音乐中,着实交出了亮眼答卷。钢琴声通透自然,贝斯声厚实饱满,《愿那些得宠的人》里号角的沙哑质感,被精准传递到房间的每个角落。我再次被它呈现的丰富细节、稳准节奏,以及卡罗尔的歌声萦绕耳畔的沉浸感所吸引。
《哦,是何种力量》中,低音提琴与响棒(我判断应为响棒)的配合格外默契,每一次贝斯弦的拨奏都清晰可辨,在混音中毫不含糊。最令人惊喜的是《我从未见你涂脂抹粉》的钢琴声 —— 逼真得仿佛乐手就在房间里现场演奏,质感纯粹又真实!
结论
Esprit Stella 以 “小巧体型承载出色音质” 的表现,荣获 5 颗心的高分评价。其优势集中体现在:全频段细节丰富、声场结像优异、AMT 高音赋予独特空灵质感、低频表现远超同尺寸箱体预期,加之法式手工制作的精致外观与优质组件加持,虽定价偏高,但 “法国制造” 的匠心与高端零部件的成本投入,使其性价比具备合理支撑。
对于追求精湛工艺、溯源品质与均衡音质的用户,Stella 无疑是小型空间的优质选择,强烈建议前往经销商处亲自试听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