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光网贷还款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市民李先生向媒体求助,称其妻子在上海闵行区颛桥镇一家养生馆,短短五个月就花掉了17万。
李先生和妻子来自安徽六安,在上海打拼多年,一个开大巴一个做家政。今年3月28日,妻子在闵行区颛桥镇都市路伟都菜市场买菜时,一场“免费陷阱”悄然开启。

“当时一个年轻姑娘过来搭话,说店里有免费足浴体验,我老婆就跟着进店了。”李先生说,可刚坐上足疗椅,免费体验就变了味,店员开始滔滔不绝地推销“养生项目”,把健康风险说得触目惊心。
“做肺部理疗能防癌症,淋巴排毒能躲淋巴癌,还说请了‘专家’坐镇,用的是祖传秘方。”这些以“防癌”为名的话术,让李先生的妻子心头一震。从未接触过养生行业的她,被“癌症”“绝症”等字眼吓住,稀里糊涂交了2400元,买下足浴服务。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第二天,店员又以“背部淤堵会引发重病”为由,推荐4580元的项目,没过几天,又说“不做腹部排毒会得宫颈癌”,让她继续掏钱......从几千到几万,消费金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我老婆说没钱,他们就诱导她用手机网贷。”李先生说,直到无力偿还网款,妻子才向他道出实情。“他们说不做这些项目就会得癌。我当时头脑一热,像掉进漩涡里一样,一点一点陷下去。”回忆起一来二去,从几千到几万被诱导不断网贷加码消费,妻子满是悔恨,她做过背部、腹部、淋巴等多个项目,却连具体用了什么产品都不清楚。

为核实情况,记者来到伟都菜市场,在地下室角落找到了李先生反映的这家“百草主义经络养生馆”。狭小的空间里,一个隔间有老人正在做足浴,另一个隔间随地堆放着杂物,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经初步调查,该商家一是未按规定明码标价,二是涉嫌虚假宣传。”闵行区市场监管局颛桥市场所副所长胡国华告诉记者,目前已立案。
据统计,李先生的妻子累计支付169377元,而根据现有证据,她实际消费仅96000元。记者将卫生问题反映给闵行区卫健委,经查该养生馆未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现也已立案调查,将依据相关条例予以处罚。
截至发稿前,在监管部门介入下,养生馆仅同意退还4万元。此案提醒广大市民,面对街头“免费体验”的诱惑,务必提高警惕。尤其针对中老年人的养生类推销,常以“防癌症”“治顽疾”等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若遇到要求大额预付,甚至诱导贷款的情况,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应保留凭证并及时向市场监管或卫健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 | 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