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瑾 通讯员赵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护耕地红线就是守护生命线。近日,在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检察院的持续跟进监督下,辖区一处被某企业违法占用并硬化的30余亩耕地成功恢复基本耕种条件,重现生机。这是该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司法+生态”双重守护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5月,屯留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在履职中发现线索。他们通过下乡走访、调取违法占地图斑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无人机航拍勘查,固定证据,锁定某村存在耕地被大面积水泥硬化、彻底丧失种植条件的违法情形。经深入调查,检察官最终确认某企业违法占用基本农田30余亩的事实。
针对这一严重破坏耕地资源的行为,屯留区检察院迅速行动,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明确指出问题,并要求其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立即查处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土地原状,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在检察机关的强力督促下,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动整改。同时,屯留区检察院主动延伸履职,不仅加强与属地乡镇的联动,还就耕地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协调各方共同发力,推动形成了“检府合力”的治理格局。为实现源头治理,该院还建议行政机关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与自然资源、公安等单位的协作,织密耕地保护监管网络。
目前,检察机关通过协调多方力量,已让30余亩被违法占用的耕地恢复了基本耕种功能,实现了从“水泥地”到“希望田”的生态逆转。
据了解,屯留区检察院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始终注重将“恢复性司法”理念深度融入办案实践,不仅注重监督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更追求受损生态功能的实质性修复。这种将“监督行政机关”与“修复生态”有机结合的办案模式,体现了司法保护耕地资源的力度与温度。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我们将以‘寸土不让’的决心,持续当好耕地的‘守卫者’。”屯留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
上一篇:航史趣谈(三十四)| 抢运水泥
下一篇:东吴证券:给予上峰水泥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