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预防为先:筑牢免疫防线
1. 疫苗接种是关键:6月龄以上儿童每年10-11月完成流感疫苗接种,2周左右产生有效抗体,即便感染也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6月龄以下婴儿需督促家人接种,形成“家庭保护圈” 。
2. 日常防护不松懈:外出规范佩戴口罩,避免去商场、游乐场等密闭拥挤场所;教孩子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勤用肥皂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
3.居家环境勤打理: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室内温度保持18-22℃、湿度50%-60%;玩具、餐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1-2次 。
4. 免疫力提升是核心:保证学龄前儿童每天10-12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饮食均衡摄入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和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适量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
02
1. 流感典型信号:突发高热(39-40℃)、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伴随咽痛、咳嗽,部分孩子会出现呕吐、腹泻,需与普通感冒区分(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为主,发热多为低热)。
2. 警惕重症预警:出现持续高热超3天不退、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嗜睡、频繁呕吐等情况,可能提示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3. 避免误判用药:病毒感染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仅对细菌有效),若怀疑细菌性感染(如流黄脓鼻涕、咳黄浓痰、扁桃体化脓),需经医生诊断后再用药 。
03
居家护理:科学照护促康复
1. 休息与饮食:患病期间保证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帮助稀释痰液、排出病毒。
2. 退热与止咳:体温超38.5℃时,使用儿童专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避免重复用药;咳嗽痰多可轻拍孩子背部帮助排痰,保持室内湿润缓解不适。
3. 抗病毒治疗:确诊流感后,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最好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服用,婴幼儿需严格控制剂量。
4. 隔离与观察:患病孩子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2天,避免传染他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及时复诊。

主 办 | 联勤保障部队第961医院
总 编 | 陈永林
主 编 | 孙 欣
技术支持 | 王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