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1992年时从俄罗斯引进的24架苏27,奠定了中国空军走向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仅仅过了4年,这些被中国空军寄予厚望的先进战机,就因为台海危机的爆发,遭遇了一次足以用心酸二字形容的重大打击,变成了只能说是看上去吓人的“花瓶”。

(中国苏27战机)
在那个美国航母动不动就能开进海峡,威胁两岸的特殊年代,面对张牙舞爪的美国海军航空兵,即使是有着巴伦支海手术刀之称的苏27,也难以完全凭借自身力量扭转局势。
因为这个原因,90年代的中国,遭遇了一段最危险最难以明说的困难时期,而挺过这段时期以后,中国最终走向了如今的黎明。

(美军航母)
全村的希望
之所以说苏27是花瓶,就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十万火急,已经超出了苏27的作战能力范畴。
当时,为了应对台海危机,中国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统筹调配三大军区兵力,动员了沿海数十万的部队,以及百艘战舰及数百架战机。

(台海危机)
但规模数量有了,装备质量方面,却成为了彼时军中高层的一处心病。
一方面,是因为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当着全世界的面,表演了怎么用42天时间,揍得当时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伊拉克)满地找牙。
要知道当时的伊拉克军队,无论是对现代化战争的理解,还是装备武器情况都超过当时的中国军队,而涉及台海这种热点区域,以当时美军的实力,毫无意外将会介入其中。
事实也是如此,当美国将航空母舰派往海峡之时,全国上下都陷入到了一片紧张与忧虑之中。

(美军航母)
另一方面,是当时的中国武器装备。莫说是和美军相比,就算是和对岸比较,都难以断言能够稳占优势。
海军反舰、防空能力不足,难以支撑跨海投送;陆军虽强,却受限于地理条件,无法有效发挥战力,当时有且仅有中国空军引进的苏27战机,战斗力尚属于国际上的第一梯队。

(苏27)
它搭载了AL-31F涡扇发动机,推重比高达8:1,最大过载能力达到9G,机动性无与伦比。再配合战机采用的翼身融合体设计和电传飞控系统,能够完成眼镜蛇机动等高难度动作,在空战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作战方位。
此外,AL-31F涡扇发动机提供的74.5千牛(kN)中间推力和122.6千牛(kN)加力推力,动力充沛至极,战机最多可携带包括K27E中远程导弹、K73近程导弹以及30毫米机炮在内的6.2吨弹药,真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俄罗斯研发的苏27在当初是一款不错的武器)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战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35马赫(约2800公里/小时),高空升限高达18500米,性能之卓越,实属非凡。
1987年,它在巴伦支海上轻松拦截挪威挪威空军的P-3B型反潜巡逻机,更是让它享有了巴伦支海手术刀的美誉。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旧照)
尴尬至极的苏27战机
可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记重拳 —— 这款性能卓越的 “王牌”,在台海危机中竟成了 “漂亮的摆设”。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比想象中更尴尬:不是苏27性能不行,不是海军拖后腿,也不是对岸有 F16、幻影2000,当时美法尚未交付对岸,影响苏27作战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数量太少。
当时大陆的全部苏27战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26架左右,其余的都是落后的歼7、歼8,难以承担大的作用。

(当时苏27数量严重不足)
反观对岸,他们早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参照美国F16成功研发出了IDF战斗机,虽然性能存在猴版之嫌疑,但整体作战能力在当时仍不容小觑。
这款战斗机具备中低空机动性能合格、可以进行一定的远程作战能力等特点,在当时的空战环境中,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虽然整体性能不如苏27,但并不存在代差落后因素。
而且那时候IDF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数量优势较为明显,对岸机场又距海峡更近,升空响应速度更快,空中作战占优。

(IDF改装的教练机)
在这种情况下,算上IDF战斗机的规模优势,在空军力量对比上,大陆面对的局势,实在难以用乐观形容。
而且更不乐观的是,对岸当时已装备4架E-2T预警机,能实现一定的空情探测和指挥协调,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强于大陆方面。
更不要说,对岸的海上护卫舰“成功”级护卫舰已经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海空协作能力突出,随时可以助力空中战场。
在如此多的不利因素叠加面前,苏27沦为花瓶,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还没有算上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考虑到美国航母曾一度出动的现状,当时的局势只会更加复杂紧张。
从尴尬走向腾飞
在台海危机结束后,中国开始积极与俄罗斯商讨引进苏27生产线的事宜。
因为这款战机在危机期间经历的种种尴尬,无不揭示着一个道理:在现代战争中,如果忽视数量,而仅仅依赖质量的话,是万万不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要知道中国当时引进苏27战机,至少花费了14亿美元。
可总体计算下来,由于数量太少,这些战机连压制对岸海上防空,与对岸战机争夺掌控权都难以做到,更不要说与美国海军航空兵交手。

(苏27)
这也就表明,像中国这样体量庞大的国家,绝不能仅仅将战斗的胜利寄托在一两件所谓的先进武器上。
中国必须拥有更多、更强大的先进战机,才能避免类似尴尬局面再次出现,才能在与美国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后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苏27的技术转让协议。俄罗斯同意中国仿制200架苏27战机,这便是后来的歼11A战机。

(歼11A)
歼11A诞生以后,中国靠着逆向研发反推战机性能,又以这款战机为基础,先后研究出了歼11B、歼11BH、歼11BS等多款战机,为后续自主研发新型战机积累了宝贵经验。
最终,靠着这些宝贵的积累,中国成功自主研发了最强侧卫歼16,五代机歼20、歼35等先进战机,如今中国战机的能力,早已不在美军之下。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当初的苏27。

参考资料
1、光明网《苏27的“前世今生”》
2、央视网《美俄战机空中相遇为啥点到为止?苏27手术刀仍让西方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