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徐东昌 李继宇 王霄
2025年11月20日至21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为期2天的实地测评验收,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及海关总署授予“国际卫生机场”称号。这标志着青岛航空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口岸公共卫生治理及联防联控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国际卫生机场”,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通航口岸卫生安全及卫生控制能力的权威国际认证,是全球公认的航空卫生安全“金字招牌”。创建“国际卫生机场”,能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出行环境,吸引国际航线与物流资源集聚,提升口岸核心竞争力,为青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供坚实的空港支撑。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通过听取创卫工作汇报、现场检查、查看技术资料等方式,对青岛航空口岸的检疫查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固液体废弃物处理、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卫生处理、技术支撑等能力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评和检验。

在实地测评验收反馈会上,世卫组织专家组认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所建立的公共卫生能力不仅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规定的标准。随后,海关总署总工程师赵革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授予“国际卫生机场”牌匾并致辞。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出席会议并致辞。

自2023年3月青岛市政府创卫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创卫工作专班统筹组织下,市政府办公厅(市口岸办)、青岛海关、胶州市政府、青岛胶东机场海关、青岛机场集团等单位严格遵循“政府牵头主导、海关技术指导、机场主责落实、部门协调联动”原则,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全方位联防联控格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控,构建饮用水“水源-管网-终端”全链条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卫生整治攻坚,优化病媒生物防制体系,建立固液体废弃物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化处置流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风险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经过世界卫生组织为期2天的实地测评验收,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以优异的成绩获评‘国际卫生机场’。获评‘国际卫生机场’,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市创卫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海关的有力指导。”青岛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史晓林介绍,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机场验收,标志着青岛航空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水平获得国际认可,最重要的是,通过创建工作,构筑的口岸卫生保护屏障,管控输入性传染病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广大旅客提供的餐饮、医疗保障、候机环境的卫生标准更加规范。获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机场,同时对加开国际航线、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提高口岸国际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也为青岛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门户枢纽机场提供坚实的空港支撑。
青岛胶东机场海关关长孙勇介绍,青岛机场获评“国际卫生机场”,又为青岛市增加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机场海关将以此为契机,坚决守好空港口岸卫生检疫防线,提升国际旅客通关及中转便利度,吸引更多国际航线向青岛集聚,为促进青岛空港发展、临空经济发展贡献海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