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996年的台海危机,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些让人难过。那时候,中国空军刚刚从俄罗斯购买了一批苏-27战斗机,原本以为这会是个强大的武器,在关键时刻能够派上用场。但面对美军的航母战斗群,这些飞机基本上成了摆设。并不是说苏-27本身不好,而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整体军力与美军相比差距太大,空军的装备根本不够强大。危机的起因主要是在1995年李登辉访问美国,并发表了一次演讲,这引发了大陆的不满。
为了表达立场,中国大陆决定通过导弹试射和军事演习来施压。从1995年7月起,中国陆续发射了几次DF-15型导弹,目标区域距离台湾海岸并不远,意在向台湾发出警告。随着局势升级,演习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到1996年3月达到了高潮,涉及海军、空军和陆军的联合行动。
中国空军在9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27战斗机,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卖给中国的首批先进战机。第一批苏-27在1992年到货,数量是24架,包括苏-27SK和UBK型号。这些飞机在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方面,比中国原本的歼-6和歼-7要强得多。
歼-6和歼-7属于第二代战机,速度慢、雷达差,主要只能进行近距离的空中格斗。而苏-27至少是第四代战机,能够做眼镜蛇机动,航程也远,能够携带多种导弹。空军的飞行员在第一次驾驶这些飞机时,都感到大开眼界。但问题是,这些飞机到得太晚,数量也少,到1996年危机爆发时,只有24架苏-27具备了初步的战斗力。虽然雷达是N001型,探测距离大约100公里,最多能同时锁定10个目标,但这款雷达并不具备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而且,座舱仪表较为老旧,飞行员操控起来有些不顺手。和美军相比,差距就显得尤为明显。美军派出了“独立号”和“尼米兹号”两艘航母战斗群,每艘航母都配备40多架F-14雄猫战机。F-14的APG-71雷达探测距离达到18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攻击6个。除此之外,美军还派出了EA-6B电子战机,这些飞机可以干扰敌方的雷达系统,使得苏-27的显示屏上充满杂乱的雪花图像。如果中国空军硬碰硬地上阵,估计还没看到敌机,就得先响起导弹警报。
台军那边也有50架IDF经国号战机,虽然它们的航程较短,但装备了AIM-9导弹和电子吊舱,并且部署在清泉岗基地,随时可以起飞应对敌情。面对美台联合的空中力量,苏-27就像24个骑兵冲向重炮阵地,几乎没有胜算。因此,在这场危机中,苏-27更多是停留在机场待命,或是执行巡逻任务,起到威慑的作用,未真正投入实战。
1995年7月21日危机的第一波导弹试射开始了,两枚DF-15导弹落在台湾北部70海里处。第二天,又有两枚导弹落在40海里的海域,第三天又发射了两枚。美军当时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只是派遣了贝劳伍德号两栖攻击舰穿越台湾海峡。到了12月,美军又派出了奥布赖恩号驱逐舰和麦克拉斯基号护卫舰经过台湾海峡,尼米兹号航母群也随之到来。
1996年3月8日,中国再次发射了三枚导弹,其中两枚靠近高雄,一枚靠近基隆。11日又有一枚导弹发射。这时候,美军终于开始采取行动,10日派出了“独立号”航母群,而邦克山号巡洋舰和RC-135侦察机也开始监视导弹的发射。11日,尼米兹号和贝劳伍德号也穿越了海峡。整个过程中,美军的航母群始终保持在海峡的东部,监视中国的军事演习,但没有直接干预。
中国的军事演习从3月18日持续到25日,在平潭岛附近进行,动用了15万名部队、飞机、驱逐舰、潜艇等,演练了两栖登陆和山地攻击等科目。空军参与了192架次的飞行任务,但主要由歼-7和歼-8战机出动,苏-27并没有发挥关键作用。由于飞行员的训练时间较短,五年多过去了,他们仍未完全掌握这些新型战机的操作,而且雷达数据链与美军标准不兼容。美军的F-14战机配备了凤凰导弹,射程远且精度高,再加上航母的机动性,导致中国空军很难接近目标。
与此同时,台军的F-5、F-104和IDF战机也加强了警戒,随时准备起飞执行任务。虽然整个危机最终没有爆发冲突,但对经济影响巨大。台湾海峡的航运一度关闭,航运保险费用上涨,台湾股市下跌。3月23日,大陆宣布演习结束,李登辉顺利赢得了选举,并获得了54%的得票率。危机实际上帮了李登辉一把。
这次危机对中国空军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打击。此前空军装备落后,依赖苏联技术,而这次危机暴露了许多问题。虽然苏-27战机先进,但早期的型号缺乏电子战设备,面对美军的电子压制时,几乎没有反应能力。飞行员私下将苏-27称为“瓷花瓶”,虽然看起来威武,但实际上不能碰。在危机之后,大陆启动了十年现代化计划,开始加大军费投入,从1996年起,国防预算年增长超过11%。空军继续从俄罗斯购买苏-27,数量在2000年之前超过了70架,并引进了苏-30MKK多用途战机,这些战机能够搭载精确制导武器。
与此同时,沈阳飞机厂消化了苏-27的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歼-11系列战机,其中歼-11B配备了国产的涡扇-10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电子对抗能力也达到了西方的水平。2007年,歼-11B正式列装空军,空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不仅仅是空军,整个解放军都开始加快现代化建设。海军购买了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级潜艇,并开始研发反舰导弹来针对美军航母。陆军则加强了两栖部队的训练,并扩编了导弹部队,增加了DF-21和DF-31导弹的数量。空军随后推出了歼-10C、歼-16和歼-20隐身战机,其中歼-10是一款单发轻型战机,机动性优秀;歼-16是一款重型多用途战机;而歼-20则是第五代隐身战机,具有出色的隐身性能。2011年,歼-20成功首飞,2017年正式服役,在2016年的南海对峙中,中国战机成功逼退了美军双航母战斗群。
到了2022年,随着佩洛西访台,中国战机已常态化地越过台海中线,台军的IDF战机根本跟不上节奏。而现在,歼-20正在护航轰-6K进行绕岛巡航,中国空军从过去的防守转向了主动出击。
专家王明志曾说过,所有的艰辛都是成长的代价,把“花瓶”变成了“铁拳”。在1996年时,中国空军守卫领空都非常困难,但现在空军的装备体系已经完备,训练也越来越专业。苏-27从最初的引进到国产化,标志着中国空军已经从“跟跑”走到了“并跑”的阶段。
当时俄罗斯卖给中国苏-27,虽然是为了赚钱,但中国通过逆向工程,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此次危机推动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