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多名人员卸任董事职务,创始人于东来不再担任总经理,仍担任董事长和经理职务。于娟由监事转为董事,王德卫卸任监事职务,由菅凯歌、冯延军接任等。当前胖东来集团成员企业超20家,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公司。

胖东来从一家小店发展为去年年销169.64亿元、拥有上万名员工的零售企业。而胖东来人性化的经营模式,成为零售行业的理想主义“样本”。企查查信息显示,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注册资本5660万元,于东来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并持股69%左右。
作为河南区域零售龙头,胖东来此次人事调整并非突发。此次卸任总经理,是于东来持续推进去个人化的一步。回溯来看,今年5月,于东来在社交平台连发三篇文章,称自己非常想今后跟胖东来企业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财产都属于现有团队,自己专心给喜欢胖东来文化理念的人分享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方法,并且会让自己的梦想早一天实现。长期以来,胖东来的文化基因与于东来的个人理念深度绑定,如何在创始人职务变更后,仍维持核心竞争力,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命题。
值得注意的是,于东来并未完全退出管理,其董事长+经理的双重身份,意味着仍将掌控战略方向与核心决策。
本月初,于东来曾发文称,胖东来没有规模发展规划、更没有上市规划,未来会成为“学校式企业”。此前,胖东来发文称,为了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胖东来,将设立“胖东来开放日”,给大家提供进入企业内部参观的渠道。每月两次,每批次不超过15人,同一企业最多可预约5人,收费标准为每人20000元。
对于这场人事变动,市场评价呈现两极。支持者认为,这是破除“创始人依赖症”的必要尝试,职业化管理将让胖东来模式更具可复制性,质疑者则担忧,于东来若不再全面直接操盘胖东来,能否在保持高福利、高服务标准的同时抵御市场竞争,具有不确定性。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1月17日,胖东来今年以来合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达到205.75亿元,比2024年全年销售额高30多亿元。其中,超市业态以111.7亿元销售额领跑,许昌时代广场店以52.75亿元位居单店榜首。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刘瑾阳)
精彩评论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