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的慕尼黑高端音响展上,哈曼集团为其经典的JBL SUMMIT巅峰系列扬声器带来3款新型号,引人瞩目,并在现场演示JBL SUMMIT系列旗舰书架音箱SUMMIT AMA与ARCAM RADIA系列顶级流媒体功放SA45的首次公开搭配;前者带着美式号角的声学底蕴,后者承载着英伦功放的精准调校,二者的碰撞不仅成为展会焦点,更让不少人好奇:这套跨品牌组合能否在“流媒体便捷性”与“高保真音质”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带着这份期待,我们将这对“旗舰搭档”引入了我们的试听室,从技术解析到听感实测,探索其真正的实力所在。
旗舰再攀巅峰
JBL SUMMIT AMA ■ 灵敏度(2.83V@1m):84dB ■ 建议功率:25-200W RMS ■ 最大声压:107dB ■ 频率响应:25Hz-33kHz (-10dB on-axis) ■ 阻抗:4Ω ■ 尺寸(连网罩):音箱 476.3×308×336mm ■ 底座 550.6×412.2×412.2mm ■ 重量:音箱 26.3kg ■ 底座 20.1kg
若要理解这套组合的魅力,首先需要拆解两款单品各自的“声学密码”。SUMMIT为“顶峰”之意,用来命名旗舰系列最适合不过。JBL SUMMIT AMA的命名源自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山峰之一“AMA Dablam”。作为搭载8英寸低音单元的旗舰级书架音箱,它的设计初心便是在有限体积内实现“珠峰级”的声学表现。高频部分,SUMMIT AMA采用了JBL专利的D2815K 1.5英寸双振膜双磁路压缩驱动单元,搭配Sono Glass® HDI号角技术,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既能提升高频解析力,又能通过号角的特殊弧度优化声音扩散性,让聆听者在更宽广的范围内都能捕捉到细腻的高频细节。而低频单元则是8英寸HC4三层混合碳纤纤维素复合振膜,中间的闭孔泡沫芯层大幅降低了振动失真,同时提升了单元的功率承载能力,这也为其应对大动态音乐打下了基础。
在箱体设计上,JBL SUMMIT AMA的用心同样明显:多支撑弧形箱体能够有效抑制内部驻波,底部的ISOAcoustic®隔离脚架则进一步减少了振动对音质的干扰,再加上高光黑与乌木两种饰面搭配铂金点缀的工艺,无论是声学性能还是视觉质感,都符合旗舰产品的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分频网络采用了MultiCap™ 低ESR电容,这种元件能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让高中低频的衔接更自然,这一点在后续的听感测试中也得到了印证。
串流解码 全能功放
ARCAM SA45 ■ 2声道驱动,20Hz – 20kHz,8Ω (FTC):180W ■ 2声道驱动,1kHz,4Ω:300W ■ 总谐波失真,80%功率,8Ω at 1kHz:0.002% ■ 讯噪比(模拟,A加权,ref. 50W,1V):106dB ■ 讯噪比(数字,A加权,ref. 50W,0dBFS):110dB ■ 尺寸:432×390×140mm ■ 重量:17kg
与之搭配的ARCAM SA45流媒体合并功放,则是RADIA系列的旗舰级流媒体功放,作为英国剑桥原厂制造的产品,它参考了ARCAM经典合并功放A49的架构,同时新增了全面的流媒体功能,形成了“一体化驱动核心”的设计理念。从功率参数来看,SA45在8Ω负载下能输出180W功率,4Ω负载时更是达到300W,0.002%的超低失真率,恰好能匹配SUMMIT AMA对驱动力的需求——要知道,书架音箱要实现大动态表现,功放的“控制力”远比单纯的功率数字更重要,而SA45的放大线路显然经过了精心调校。
在音质优化技术上,ARCAM SA45搭载了第六代G类放大线路,这种技术能在保证音质的同时降低功耗,ESS HyperStream IV DAC解码芯片中的平衡拓扑结构与抖动消除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数字信号的解码精度。电源部分,它采用线性环形变压器与待机高效开关电源组合,再加上六层电路板的独立接地层设计,能最大程度隔离外界噪音,这也是后续试听中“背景纯净度”突出的关键原因。功能扩展性上,SA45几乎覆盖了现代发烧友的所有需求:支持AirPlay、Spotify、Tidal、Roon等主流流媒体平台,具备MQA解码能力,同时提供XLR平衡输入输出与双低音炮平衡输出,甚至还配备了MM/MC唱头输入,兼顾黑胶玩家的需求。8.8英寸的高清显示屏不仅能显示专辑封面,还能实时呈现音频参数,搭配ARCAM RADIA APP的简洁操控,让“高端音质”与“便捷体验”不再矛盾。
听感实测:1+1>2的声学化学反应
▲ 今年的慕尼黑高端音响展上,现场演示JBL SUMMIT系列旗舰书架箱SUMMIT AMA与ARCAM RADIA系列顶级流媒体功放SA45的搭配
当JBL SUMMIT AMA与ARCAM SA45在试听室完成连接,播放第一首测试曲——穆特演奏的维瓦尔第《四季》时,整套系统的“默契度”便立刻显现。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背景纯净度,ARCAM SA45的低噪音电源设计与JBL SUMMIT AMA的抗振箱体结合,背景十分干净毫无杂质,这种纯净度让高频细节得以清晰呈现:小提琴的擦弦质感细腻入微,没有丝毫毛刺感,D2815K驱动单元搭配HDI号角的优势在此刻爆发,高频的延伸自然且富有空气感,即使是《夏》乐章中急促的小提琴音阶,也能保持清晰的层次感,不会出现混乱。
ARCAM SA45提供了一个充实饱满的基础,在播放陈洁丽《可改变》时,人声的定位精准,口型聚焦清晰,既没有过度渲染的“厚腻感”,也不会显得单薄。这种中频密度与JBL SUMMIT AMA的声学特性相得益彰,让人声充满情感张力,陈洁丽嗓音中的细腻颤音被完整还原,伴奏的钢琴音色通透,与人声的分离度极佳,仿佛演唱者与钢琴家就在眼前表演。这种“近场聆听”的沉浸感,正是高端书架系统的魅力所在。
在爵士乐测试中,这套组合的“定位能力”进一步得到验证。播放《101 Eastbound》这首爵士四重奏时,萨克斯、钢琴、贝斯与鼓的位置清晰地分布在声场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音乐舞台”。萨克斯的音色温暖醇厚,高频泛音自然;钢琴的击弦质感真实,低音区的共鸣饱满而不浑浊;贝斯的线条凝聚有力,每一个音符的落点都清晰可辨;而鼓点的表现更是让人惊喜——ARCAM SA45对JBL SUMMIT AMA低音单元的控制力恰到好处,底鼓的冲击力十足,却没有一丝“轰头感”,军鼓的瞬态响应迅速,镲片的高频细节丰富,整套系统将爵士乐的“松弛感”与“节奏感”完美融合。
对于大动态音乐的驾驭能力,是检验这套组合硬实力的关键。播放阎学敏《鼓诗》时,JBL SUMMIT AMA的8英寸低音单元在ARCAM SA45的驱动下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低频下潜深邃,鼓点的层次感分明,即使是多鼓齐奏的复杂段落,也能保持清晰的解析,不会出现低频浑浊的情况。这种表现不仅得益于低音单元的优秀素质,更离不开ARCAM SA45的大功率储备——当音乐动态达到峰值时,功放依然能保持稳定的输出,让声音充满力量感,却没有丝毫疲软。
流媒体与房间校正
值得一提的是ARCAM SA45搭载的DiracLive房间校正功能,在针对试听室进行优化后,整套系统的声场定位与低频表现有了进一步提升。原本因房间尺寸导致的轻微驻波被有效抑制,低频变得更加紧致,声场的宽度与深度也有所扩展,即使在非“皇帝位”的聆听区域,也能获得较为均衡的听感。这种“适应性”对于居家聆听而言尤为重要,毕竟不是每个用户都拥有专业的声学环境。
在流媒体体验方面,ARCAM SA45的表现同样让人满意。通过ARCAM RADIA app连接Tidal播放高清音源时,连接稳定性出色,没有出现卡顿现象。对比Tidal Masters与本地无损文件时,能明显感受到SA45 DAC解码能力的优势——前者在高频细节与低频动态上略有优势,而后者的中频密度更突出,但无论是哪种音源,整套系统都能准确还原其音质特点,不会加入过多的“染色”,这种“中性保真”的特质,正是Hi-Fi系统的核心价值。
总结
JBL SUMMIT系列将美学质感与声学实力完美融合,JBL SUMMIT AMA以小巧书架身材,展现巅峰系列的魅力所在。特色号角设计搭配精致饰面,既是性能出众的音响设备,亦是能点缀家居的艺术藏品。声音表现出色,高频细腻灵动,细节还原清晰通透;中频温润自然,低频紧凑扎实,动态响应强劲且控制力出色,尽显JBL近八十年的声学积淀。JBL SUMMIT AMA与ARCAM SA45的组合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DiracLive功能的加入,让它即使在不规则房间中也能优化声学缺陷,无需用户进行复杂的房间声学改造。无论是古典乐、爵士乐、人声,还是对动态要求较高的摇滚、电音,这套组合都能应对自如,堪称流媒体时代兼具实力与美学的全能旗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