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的设计装修需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为核心,围绕洁净度控制、功能分区、材料选择、气流组织四大核心要素展开,确保生产环境满足药品安全与质量要求。以下从设计原则、装修工艺、关键细节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设计原则:功能分区与流程优化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分离:洁净生产区需与一般生产区严格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人流物流动线规划:
人流:设置更衣室、缓冲间、气闸室,人员需经“更衣→洗手→风淋”步骤进入洁净区,且更衣室与风淋室距离需严格控制,避免路径交叉。
物流:原料与成品通道分开,高致敏性药品需独立厂房与空气净化系统,生物制品按微生物类别分区生产。
压差控制:洁净区内部气压需高于外部,防止外界污染侵入,不同洁净度区域间设置压差监测装置或报警系统。
地形与风向:产生粉尘或有害气体的车间应布置在厂区下风侧,与办公区、生活区保持卫生防护距离,避免污染扩散。
采光与通风:优先利用天然采光,结合机械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制药厂设计建设
二、装修工艺:材料与施工标准
墙体:
传统工艺:采用50mm厚岩棉夹芯彩钢板,接缝处用铝合金型材连接,密封胶密封,表面覆PVC保护膜,耐火时间≥0.5小时。
新型工艺:使用100mm厚中空彩钢石膏板隔墙系统,适用于频繁改造的厂房,维修更换便捷,但成本较高。
地面:
环氧自流平:3mm厚无溶剂环氧地坪,无缝、抗压、防滑,易清洁,避免藏污纳垢。
PVC地板:防静电、耐磨,适用于对静电敏感的区域。
天花板:模块化设计,集成照明、高效过滤器与送风装置,采用暗吊顶结构,减少积尘。
门窗:
洁净门:彩钢板纸蜂窝夹芯密闭门,门框三边设密封条,底部带橡胶扫地条,配套不锈钢铰链与电子互锁装置。
洁净窗:双层玻璃铝合金窗,表面亚光或电泳处理,厚度≥1mm,避免反光干扰生产。
三级过滤:空气需经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处理,确保洁净区微粒数≤3520个/m³。
气流组织:
层流设计:关键区域采用垂直单向流,空气像“瀑布”般均匀下冲,带走污染物。
乱流设计:一般区域采用非单向流,通过稀释作用维持洁净度。
温湿度控制:温度18-26℃,湿度45%-65%,抑制微生物繁殖与静电产生。
制药厂设计建设
三、关键细节:隐蔽工程与日常维护
所有穿墙管道需用防火密封胶填充,并加装密封套管,避免成为污染通道。
墙面与地面、吊顶交接处采用圆弧角设计,减少积尘,便于清洁。
大型设备不得遮挡送风口,避免形成气流死角,导致污染物堆积。
高效过滤器需定期更换,空调系统每月清洗,地面每周用专用消毒剂擦拭。
引入智能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压差、粒子数,异常时自动报警,提升管理效率。
建立洁净区管理制度,明确清洁频率、人员进出规范与设备维护周期。
四、案例参考:不同场景下的设计选择
传统工艺适用场景:单体厂房面积大、房间大、预算有限的药企。
新型工艺适用场景:单体厂房面积小、房间小、需频繁改造的药企。
中药制剂工厂特色:结合中式建筑文化,打造生态健康的生产环境,同时满足GMP要求。
制药厂设计建设
总结:制药厂设计建设,记得咨询广州沃霖实验室,十几年专注实验室、洁净车间厂房设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