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乌蒙山深处的平凡村庄,到广州五星级酒店的国际化后厨,再到马尔代夫、沙特阿拉伯的异域餐桌,李锦记希望厨师们用一把炒勺、一份匠心,劈开了从乡土到世界的文化传播之路。他们以中式菜肴为根基,以创新为羽翼,让中华饮食文化在全球厨房中落地生根、焕发新生,这正是李锦记“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使命的生动诠释。
从大山到广州:粤菜功底筑牢文化传播根基
对于 2020 级李锦记希望厨师刘威而言,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张录取通知书。来自贵州毕节赫章县乌蒙山深处的他,从未想过1200多公里外的广州,会为他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进入李锦记希望厨师粤菜师傅班后,他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学好粤菜技艺,他主动竞选粤菜饮食文化、烹饪实操课代表,只为能近距离观摩老师的烹饪细节,在打下手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实操教室的灯光,也常常为他亮到深夜。从刀工的精准把控到火候的微妙平衡,从酱汁的比例调配到食材的本味呈现,刘威在反复练习中钻研粤菜“清鲜爽嫩、原汁原味”的精髓。顺德鱼皮的脆嫩、广式啫啫煲的香浓,这些经典粤菜成为他手中的“看家本领”,而李锦记XO酱、蚝油等核心酱料的运用,更让他领悟到粤菜调味的灵魂密码。

刘威很感谢希望厨师班班主任刘月娣(左一)的教导与关怀
带着这份扎实的功底,2022年,刘威进入洲至奢选广州香岚官洲酒店白鹭轩西餐厅实习。临近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地理优势,让他每天都能接触到来自全球各地的食客。开放式厨房的特殊场景,不仅让他的烹饪技艺得到实战锤炼,更让他学会用食物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食客对话。当外国食客吃完他做的菜品,竖起大拇指说 “very good” 时,刘威深刻意识到:美食的认可,就是文化传播的第一步。
从融合到创新:粤菜基因激活全球味觉共鸣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自古便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在这座城市的浸润中,刘威逐渐明白,文化传播不是固执的坚守,而是智慧的融合。担任白鹭轩西餐厅领班后,他带领 6 人冷厨团队,开始探索粤菜与国际美食的碰撞之道。在制作海鲜披萨时,他大胆加入粤菜灵魂的李锦记XO酱提鲜,咸香中带着海鲜的鲜甜,让西式面点焕发出东方韵味;在设计下午茶套餐时,他将粤菜的食材处理理念与西点艺术结合,推出蔬食虾塔搭配精致甜品的组合,以层次丰富的口感赢得海内外食客青睐。此外,他还熟练掌握了寿司、刺身等多国料理技艺,以“兼容并蓄”的姿态,让粤菜的“鲜”与“和” 融入全球饮食体系。

这种“守正创新”的理念,同样在其他李锦记希望厨师身上得到发扬。在马尔代夫六星级度假村,希望厨师潘尔壹将北京烤鸭与海鲜酱、酸梅酱融合,用可食用金箔点缀,让外国食客惊艳于中餐的精致;他改良的黄油白糖留心汤圆,将印度小吃馅料与中式技法结合,成为度假村的爆款菜品。而在沙特达曼的悦园餐厅,点心主管田贵昌用三秒钟捏出18道褶子的生煎包,被外国同事称为“面点魔术师”,他制作的桂花糕、天鹅酥,让中东食客读懂了中式面点的指尖美学。他们用创新的烹饪语言,让中华美食基因与异域风味对话,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从一人行到众人行:公益项目搭建文化传播桥梁
刘威、潘尔壹、田贵昌的故事,只是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的一个缩影。自2011年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启动以来,这个以“授人以渔”为核心的公益项目,已累计资助 13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青年接受正规厨艺教育。2020 年,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粤菜师傅”工程号召,李锦记与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携手开设 “粤菜师傅李锦记希望厨师班”,为粤菜传承与国际化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这些希望厨师们,如今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民间使者”:有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烹饪课堂上,教留学生包冬至饺子,让团圆的味道跨越国界;有人在海外酒店的春节特别菜单中,用红灯笼与中国菜营造年味,让外国食客感受中华文化的温度;有人扎根国内高端餐饮,用融合创新的菜品,让中外食客在一餐一饭中读懂中式菜肴的包容与雅致。他们的成长,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更让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有了更鲜活的载体。

2025级李锦记希望厨师授帽明志,奔赴启新程
从乌蒙山的炊烟到全球厨房的烟火,李锦记希望厨师们用十五年深耕,诠释了 “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 的使命真谛——让“了不起的中国味”走出国门,让中餐技艺薪火相传,更让文化交流在味觉的共鸣中自然发生。未来,李锦记将继续秉持“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支持更多青年厨师逐梦前行,让中华美食的香气飘向更辽阔的世界,让饮食文化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坚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