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重塑东南亚门窗新范式
2025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唐格朗市举办的印尼亚洲玻璃门窗幕墙展览会(Glasstech Asia 2025)上,中国高端门窗品牌大宅印象门窗凭借“极光和无界系列”“莫兰迪色系定制服务”及“光影调控系统”三大创新设计,从全球350家参展企业中脱颖而出,斩获“十大设计风尚品牌”殊荣。这一奖项不仅标志着中国门窗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设计影响力再攀高峰,更印证了其以科技赋能美学、以文化对话全球的战略成功。

设计突破:从极简美学到智能交互的范式革新
大宅印象门窗此次展出的“极光系列窄边窗”成为全场焦点。该产品以18毫米超窄边框打破传统门窗的视觉阻隔,搭配双层中空夹胶玻璃,实现通透度提升60%的同时,隔音性能达图书馆级38dB。其设计灵感源自宋代活字印刷的“方寸之间见天地”哲学,将东方极简美学与现代工业精度完美融合。印尼建筑师协会评委评价道:“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热带地区通风与采光的矛盾,更以留白艺术赋予空间无限想象。”
在色彩定制领域,大宅印象推出的“莫兰迪色系”服务同样引发关注。通过128种低饱和度色彩选项,品牌精准捕捉东南亚年轻消费群体对个性化家居的追求。在雅加达高端住宅项目中,该色系与当地藤编家具、原木材质形成自然对话,成为跨文化设计融合的典范。
而“光影调控系统”则展现了智能科技与空间美学的深度整合。该系统通过智能调光玻璃与电动遮阳帘的联动,实现“一键切换空间模式”——白天自动调节透光率降低室内温度,夜晚切换为磨砂状态保障隐私。与华为鸿蒙系统的生态接入,更使门窗成为全屋智能网络的节点,用户可通过语音控制调节室内微气候,节能效率较传统产品提升30%。

技术深耕:针对热带气候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东南亚地区高温高湿、台风频发的气候特征,成为大宅印象技术研发的核心挑战。品牌自主研发的“抗台风结构系统”采用航空级铝合金型材与多层密封设计,可抵御12级强风,在菲律宾台风季的实地测试中保持零变形记录。而“医用级密封胶条”通过分子级防水技术,有效阻隔潮湿空气渗透,解决印尼梅雨季室内发霉难题,成为当地高端别墅项目的标配。
在材料创新方面,大宅印象门窗研发的T6态6063铝合金,将型材强度提升40%的同时,壁厚控制在2.8mm以内,既满足结构需求又降低资源消耗。这一技术已被应用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空中花园的隔音门窗系统,助力项目获得LEED绿色建筑认证。

市场共鸣:从岭南匠作到全球宅邸的文化输出
大宅印象的全球化路径始终贯穿着“文化适配”理念。在迪拜棕榈岛别墅项目中,品牌将唐代建筑“不露机巧”的榫卯结构融入推拉门设计,隐形连接件使门扇闭合后形成完整平面,有效解决沙尘环境下的密封难题;针对伦敦肯辛顿区老宅改造,其“宋韵系统窗”通过多腔体隔热条与中空玻璃组合,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5%±3%,破解英国传统住宅潮湿发霉的世界性难题。
这种跨文化设计能力使其在豪宅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据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大宅印象东南亚市场复购率达3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上,其“光影系列”智能窗更斩获创新设计大奖,评委盛赞其“以中国工匠精神重构法国艺术审美”。

未来展望:零碳门窗引领行业生态革命
面对全球“双碳”目标,大宅印象已启动“零碳门窗计划”,研发光伏一体化窗框与自清洁玻璃,预计2026年推出首款“零能耗”产品。品牌创始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以创新技术解决用户痛点,推动门窗行业从功能性产品向智能化、生态化空间解决方案升级。”
此次荣获“十大设计风尚品牌”,不仅是大宅印象深耕东南亚市场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生动注脚。当一扇扇定制门窗在热带季风中缓缓开启,它们承载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分隔,更是一个民族品牌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诠释——在这里,传统工艺的智慧、未来科技的想象与全球文明的对话,正通过每一道精密的缝隙,共同塑造着人类居住的未来图景。

大宅印象门窗:印尼亚洲玻璃门窗幕墙展览会“十大设计风尚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