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66台苹果手机赚差价,最后连本金带手机全没了!”
这句话最近在多个维权群里反复刷屏,说的正是曾经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

谁能想到,这个对外宣称“国资背景、上市加持”,承诺“轻松躺赚”的科技平台,
会在一夜之间露出獠牙,让近5000名投资者的暴富梦彻底破碎。

01
无锡的董先生就是受害者里最绝望的一个。
今年3月,他偶然刷到青云租的推广广告,只要在平台购买苹果手机的“托管权”。

平台就会负责出租和后续管理,投资者每月坐收租金,到期还能拿回本金加收益。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董先生一口气投入56万,买下了66台iPhone 16 Pro Max的托管权。
起初一切都像平台承诺的那样顺利,前4个月的收益都按时到账,每月固定到账的几千元让董先生彻底放下了戒心,甚至开始计划用收益换辆新车。

可到了7月,原本该到账的收益却没了动静。
董先生心里一慌,急急忙忙赶到青云租在无锡的线下门店。
只见大门紧锁,玻璃上贴着“暂停营业”的通知,门口已经围了十几个和他一样神色焦急的投资者。

比董先生更荒诞的是小李的遭遇。
2025年5月,刚毕业的小李看到青云租招聘“招商经理”,月薪8000加提成,刚出社会的他立刻投了简历。
面试时HR把公司吹得天花乱坠,小李被说得心潮澎湃,当场就签了劳动合同。

可上班第一天,领导就找他谈“入职要求”:“想干好这份工作,得先成为公司的‘核心客户’,至少买5台手机的托管权。”
小李刚毕业没积蓄,领导又“贴心”地推荐了平台的“员工专属贷”,说“先用公司的政策赚钱,再还贷款多划算”。
架不住软磨硬泡,小李稀里糊涂贷了5万元投了进去。

可一个月后,领导又甩来新要求:“业绩不达标,得再买10台手机冲业绩,不然就拿不到底薪。”
就这样被一步步裹挟着,上班俩月,小李不仅没拿到一分工资,反倒搭进去32万,还欠了一屁股网贷。
直到8月初,他发现公司总部的同事都联系不上了,办公群也被解散,才惊觉自己不是在上班,是掉进了骗子量身定制的圈套。

像董先生和小李这样的受害者还有很多,据投资者自发统计,青云租暴雷时,涉及的投资者近5000人,被套金额加起来超过10亿元。
那么,青云租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把这些人骗的团团转?

02
答案其实很简单,核心就是把 “稳赚不赔” 的假象包装得滴水不漏,精准拿捏了普通人 “想赚钱又怕风险” 的心理。
青云租从不说 “投资”,只提 “手机托管”,刻意降低投资者的风险警惕。
平台推出 4 月、6 月、12 月三种租期,宣称投资越久收益越高,年化收益率能达到 16.8%。

要知道,现在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才 2% 左右,就算是风险不小的股票型基金,能稳定达到 8% 收益都算顶尖水平,16.8% 的收益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骗子就是抓住了大家 “贪小利” 的心思,用远超常规的收益把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骗局更逼真,青云租花了大价钱做包装。
官网首页挂着“国资背景”“苹果授权合作伙伴”的标识,线下在十几个城市开了装修豪华的门店,甚至还请了地方小有名气的主持人做推广。

有投资者去门店考察,看到穿着职业装的员工、墙上挂着的“合作牌匾”,立马就放下了戒心。
殊不知这些牌匾全是花钱定做的,所谓的“国资背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根本查不到任何关联。

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真实”的收益体验。投资者的APP里,每天都会更新“您的手机正在出租中”的提示,还会附上“租客”的虚拟信息。
每月固定日期,收益都会准时到账,哪怕是暴雷前的最后一个月,都有不少人收到了“维稳收益”。
这种“按时到账”的假象,让很多人觉得“钱是安全的”,甚至主动拉亲戚朋友入伙,毕竟“自己赚过钱”的推荐,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直到 2025 年 9 月,资金链彻底断裂,这场骗局才彻底暴露。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无法提现,青云租的客服开始以 “系统升级”“银行对接延迟”“股改融资” 等理由推脱,随后APP直接瘫痪,总部也人去楼空。

03
暴雷后,受害者们抱团取暖,组建了几十个维权群,汇总的涉案金额接近10亿。他们带着合同、转账记录去派出所报案。
可律师看完材料后,却泼了一盆冷水:“这案子难办,大概率只能算民事纠纷,不算刑事诈骗。”

问题就出在那份“手机托管协议”上。
协议里只写了“托管金额”“预期收益”,没提任何“保本保息”的承诺,甚至还加了一条“因市场波动导致的损失,由托管人自行承担”。
更要命的是,所有投资者都没见过自己“买”的手机,平台拿不出任何苹果手机的采购发票,也没有和所谓“租客”的租赁合同。
换句话说,大家投的钱,可能根本没用来买手机,只是进了骗子的私人腰包。

律师解释,这类骗局最狡猾的地方就在这里:它用“托管”“合作”的名义模糊投资属性,一旦暴雷就可以用“民事纠纷”推脱责任。
目前,武汉、深圳、长沙等多地警方都已受理报案,但由于涉案人数多、资金流向复杂,追赃难度极大,很多投资者都明白,想把钱全部追回来,希望渺茫。

结语
青云租的暴雷,给所有投资者上了惨痛的一课:所谓的“稳赚不赔”,从来都是骗子的谎言;所谓的“躺赚人生”,不过是通往陷阱的诱饵。
希望这个教训能让更多人警醒,别再让自己的辛苦钱,变成骗子口袋里的“不义之财”。
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这类新型金融骗局的监管,从源头遏制诈骗行为,不让更多人受害。

信息来源



上一篇:防水材料哪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