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即便作为较早就在海外进行布局的头部软体家居企业,“芝华士”沙发母公司敏华控股在最新的财年半年报中,也开始呈现出营收压力。
敏华控股近期公布了2025/2026财年上半年业绩。根据财报显示,上半年期内(2025年4月初—9月末)总营收82.41亿港元,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7%,呈现下滑走势。公司毛利32.5亿港元,同比微降0.91%。
不过公司期内利润在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下,仍然出现小幅增长,达到12.06亿港元,同比增幅约为1%。
敏华控股坦言,期内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承压、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及中国消费复苏放缓的多重夹击,这对各行各业都形成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敏华控股在海外市场的增长对内地的业绩下滑形成一定的对冲,但由于美国对越南开征关税,使得公司从越南出口至美国商品的关税成本大幅攀升超过1000%,使得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从财报中看,敏华控股上半财年在内地市场营收下滑和门店减少,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
财报显示,上半财年内地市场营收同比下滑6%,降至47.4亿港元元,是各市场分布中降幅最大的区域。同时,内地市场的营收也是公司的主力,在总营收的占比接近59%,因此内地市场的下滑,对于业绩整体的下拉作用也较为明显。
事实上,敏华控股的线下门店数量也在减少。财报显示,都9月末,敏华控股的经销商门店降至7040间,比今年3月末净减少327家。
事实上,门店的减少长期有利于提升门店运营效率,敏华控股也提到会通过调整门市布局策略提升门店的人流量、成交率和营业额,但短期难免影响线下销售规模。
敏华控股表示,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仍面临多重挑战,消费市场复苏步伐缓慢。但公司认为,销售收入跌幅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内销市场业务已经出现较大改善,管理层认为国内沙发零售市场已经触底。
相比之下,敏华控股多年对海外市场的布局,在关键时期则对公司业绩形成“兜底”。
财报显示,虽然期内整体行业都在面临国际贸易壁垒上升、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是海外市场业务仍在上升。
北美市场依然是集团海外核心阵地,由于早前公司已经在越南、印尼等地设厂,在关税政策变动的压力下仍实现微增,营收达到21.6亿港元,同比微增0.3%;印尼、印度、澳洲和韩国等地所属的其他地区收入则增长明显,同比涨幅达到22.6%,收入达到4亿港元,
欧洲市场营收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比下降4.89%,降至下降7.2亿港元。但从海外市场整体表现来看,境外收入达到33.03亿港元收入,较去年同期的32.57亿港元仍有所增长。
敏华控股在海外市场的布局由来已久,早间多年甚至超过内地市场表现,因此海外业务成为一直是公司收入的 “稳定器”。
同时,近年来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了海外市场竞争力,通过铁架及智能家具零部件的海外销售增长,而这类产品这类存在一定技术壁垒,附加值高于传统家具,同时也契合海外市场对智能家居的需求趋势。
这部分产品的快速增长,不仅对冲了传统沙发产品的出口下滑,也提升了海外业务的整体盈利质量。
而这部分业务的增长,正好推动了敏华控股旗下子公司近期寻求新三板上市的空间。就在不久前,敏华控股持股82.76%的公司锐迈科技,正是向新三板进行IPO并获得了受理,而锐迈科技核心生产并销售的功能沙发铁架类目,正是归于敏华控股的这部分快速增长的业务当中。
但锐迈科技目前仍在上市申请阶段,是否能够顺利登上新三板,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海外市场依然是“稳定期”,但由于美国开始对越南征收关税,公司上半年出口至美国商品的关税从去年同期的665.1万港元,激增至7882.6万港币,成本同比大涨1085.2%,在财年收入的占比,从上一财年同期的0.1%,大幅提升至1%,由此可见关税变化对家居企业业绩的影响。
或许,这将是敏华控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海外市场进一步面临扩大关税征收范围或提高税率对风险,那么海外业务的利润空间将会继续被侵蚀。如果国内市场的复苏不及预期及时,最近又重金投入家装行业的敏华控股,还能保住企业的业绩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