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泄水管的核心安装流程
铸铁泄水管的核心安装流程需围绕 “定位精准、接口密封、固定牢固、防水可靠” 四大核心原则,结合桥梁、隧道、路基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共性要求,形成标准化施工步骤。以下是按逻辑顺序拆解的通用核心流程(含场景化关键适配),兼顾专业性与可操作性:
一、核心安装总流程(通用版)
基层清理与准备 → 测量定位与标高校准 → 管材预处理与接口检查 → 管材就位与固定 → 接口密封处理 → 防水加强与缝隙填充 → 注水试验检测 → 收尾清理与验收
二、各步骤详细操作(含技术要点)
1. 基层清理与准备(基础保障,避免后期隐患)
核心操作:
(1)清理安装区域(桥面预留孔、隧道侧墙孔洞、路基盲沟周边)的浮浆、碎石、杂物,确保基层平整、无松动结构(平整度偏差≤5mm/2m)。
(2)修整预留孔洞:孔洞尺寸需比管材外径大 20-30mm,孔壁垂直度偏差≤3‰;若孔洞偏大,用 M15 以上高标号水泥砂浆找平,或用微膨胀混凝土修补。
(3)检查基层防水:若安装位置涉及防水层(如桥面、隧道),需确保防水层无破损,必要时在管材穿越处提前铺设防水加强层(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
场景适配:
路基边坡:需在泄水管进水口周边铺设级配碎石(粒径 5-10mm),回填厚度≥100mm,形成过滤层,防止泥土堵塞管孔。
2. 测量定位与标高校准(精准度核心)
核心操作:
(1)按设计图纸,用卷尺、水准仪、钢筋桩标记泄水管的纵向 / 横向位置、标高及间距(桥梁纵向间距≤4m,隧道侧墙间距≤3m,路基边坡间距≤5m)。
(2)标高控制:进水口需与桥面铺装层平齐或略低(≤5mm),出水口需伸出结构物底面(梁体、隧道壁、边坡)≥30mm,确保排水坡度≥2%(避免积水)。
(3)用拉线法或线坠确认管材安装坡度,禁止倒坡或平坡,坡度偏差≤±0.5%。
关键工具:水准仪(标高测量)、线坠(垂直度检测)、卷尺(间距 / 位置测量)。
3. 管材预处理与接口检查(避免安装后返工)
核心操作:
(1)检查管材质量:表面无裂纹、砂眼、气孔,壁厚均匀(偏差≤±3%),接口(承口 / 插口、法兰面)光滑无毛刺、无变形。
(2)配件准备:确认密封圈(NBR/EPDM 材质)、法兰垫片、螺栓、密封胶(聚氨酯 / 丁基型)等配件完好,尺寸与管材匹配(密封圈无老化、破损)。
(3)管材预处理:用砂纸打磨接口表面,去除铁锈、油污,确保密封面清洁干燥;大口径管材(DN≥300mm)需检查法兰焊接质量,焊缝高度≥管材壁厚,无虚焊、漏焊。
4. 管材就位与固定(稳定性核心)
核心操作:
(1)吊装就位:小型管材(DN≤200mm)可人工搬运,大口径或高空作业(如桥梁)需用手动葫芦、小型起重机吊装,吊点设在管材重心位置,避免碰撞损坏。
(2)初步固定:用预埋钢筋、角钢支架或抱箍固定管材,支架间距≤1.2m,与管材接触部位垫橡胶垫(避免硬接触导致管材破损)。
(3)精准调整:用水准仪复核标高,线坠检查垂直度(偏差≤3‰),横向偏移≤10mm,调整到位后紧固支架螺栓,确保管材无松动、无位移。
场景适配:
隧道侧墙:泄水管需垂直安装(或按设计坡度),进水口对准排水盲沟,确保盲沟积水顺利流入管材。
桥梁桥面:泄水管不宜直接挂在板下,需通过纵向 / 竖向排水管引向地面,避免排水冲刷梁体或桥墩。
5. 接口密封处理(防渗漏关键)
核心操作:根据接口类型(承插式、法兰式)选择对应密封方式,确保无渗漏:
(1)承插式接口(常用 DN≤200mm):
将管材插口插入承口,插入深度≥设计值(通常≥50mm),接口间隙保持 2-3mm(均匀分布)。
在间隙内嵌入橡胶密封圈,确保密封圈无扭曲、无移位,完全贴合接口表面。
外侧均匀涂抹防水密封胶,覆盖整个接口间隙,固化时间≥24 小时(低温环境需延长至 48 小时)。
(2)法兰式接口(常用 DN≥300mm):
法兰面之间放置橡胶垫片,对齐螺栓孔,对称紧固螺栓(扭矩≥25N・m),确保法兰面贴合紧密,无翘边。
螺栓外露丝扣需涂抹防锈油,防止锈蚀。
6. 防水加强与缝隙填充(二次防渗漏)
核心操作:
(1)缝隙填充:泄水管与预留孔洞之间的间隙,用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强度≥C30)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填充高度高于周边基层 5-10mm,压实抹平,避免空鼓。
(2)接口加强:在接口外侧缠绕防水胶带(宽度≥50mm),或涂刷防水涂料(厚度≥1.5mm),覆盖接口及周边 50mm 范围,增强密封性。
(3)穿越防水层处理:若管材穿越桥面、隧道防水层,需在穿越处增设防水加强层(如双层防水卷材),确保防水层连续无破损。
7. 注水试验检测(验收核心环节)
核心操作:
(1)试验准备:封堵泄水管出水口,在进水口注入清水,水位至进水口边缘,保持 30 分钟。
(2)检测标准:观察接口、孔洞填充处是否有渗水、滴水现象,无渗漏为合格;若出现渗漏,需排查密封胶、密封圈或填充材料,重新处理后再次试验。
(3)记录留存:试验合格后,填写注水试验记录,作为验收依据。
8. 收尾清理与验收
核心操作:
(1)清理管道内部: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去除安装过程中掉入的杂物、灰尘,确保排水通畅。
(2)安装格栅:在进水口安装铸铁格栅(孔径≤10mm),防止碎石、树叶等杂物进入管道,格栅与管材连接牢固,可拆卸清洗。
(3)外观与尺寸复核:检查管材安装位置、标高、固定牢固度,符合质量标准(参考此前质量控制表)后,签署验收记录。
三、不同场景安装流程差异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