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拎马桶”,人民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上海下“绣花功夫”持久攻坚城市更新的生动范本
创始人
2025-11-20 22:10:12
0

新华社上海11月20日电 题:告别“拎马桶”,人民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上海下“绣花功夫”持久攻坚城市更新的生动范本

新华社记者

晨曦微露,上海市黄浦区普育东路101弄,已经没了往昔倒马桶刷马桶的声响,静谧祥和。

居民张陆一家三代人,蜗居在18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子里近50年,如今拥有带独立厨卫新房子,梦想成真。

办好百姓“关键小事”,以旧居“新颜”换群众“心安”。今年9月,1.4万余户“拎马桶”改造任务提前完成,这场历经30余年、涉及上百万居民的“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果。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旧区改造和百姓安居工作。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百姓居住环境改善,多次强调要将这项造福百姓的实事工程办好。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始终牵挂,强调“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为抓手,从攻坚“如厕难”到改善整体居住环境,从保护历史文脉到打造活力空间,以历史耐心和攻坚魄力,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之路,不仅改写了老上海的生活图景,更成为“人民城市”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范本,展现出“人民城市”新的气质、新的活力、新的高度。

攻坚“安居之盼”:为了“多1平方米”的幸福

“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以前天不亮就得拎着马桶到公厕倾倒。冬天冻得手发麻,夏天异味环绕,遇上雨天步步难行。”在彭浦新村生活了38年的张翠英,回忆里充满苦涩。

彭浦新村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属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高楼大厦的现代繁华与简屋陋室里的“难言之隐”,形成鲜明对比。

拎马桶,何以是昔日数百万上海居民的生活日常?

一方面是老城区最初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设计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当时人口密度大、居住面积小。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6平方米,有数十万户家庭甚至低于4平方米。大部分老旧的石库门建筑在建造之初就没有专门设计卫生间,往往一个弄堂只有一个公共厕所。

上海黄浦区进贤路,一条充满上海风情的商业街,至今依然保留着石库门里弄的传统建筑风貌。

“拎着马桶,每天跑几趟倒粪站,年纪大了真不行。”住在进贤路138弄、今年84岁的邵宁骅说,“早些年也想过自己装马桶,但是房间只有9.6平方米,个人没有能力做啊。”

彻底消灭“拎马桶”,到底有多难?

难在分散,“拎马桶”现象在上海市下辖的16个区都有分布;难在协调,涉及千家万户,大家的诉求也千差万别;难在技术,本就逼仄的空间要加装卫生间、厨房甚至电梯,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难在保护,有些老建筑是文物保护点,不能破坏历史风貌……

这是一场系统性、综合性的“大考”,承载了民生期盼,应该怎么干?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启动旧区改造。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时,“旧区改造”成为他关注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当年6月,习近平同志来到黄浦区调研时强调指出:“旧区改造一定要坚持推进,不能让老百姓再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生活下去了。”同时叮嘱当地干部,“上海中心城区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而紧迫,要以推进旧区改造为抓手,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仍对旧改工作牵挂于心。2020年8月,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谈及旧改工作:“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

新时代以来,上海认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大旧改力度。到2022年7月,上海中心城区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30万户,解决了集中成片的“拎马桶”问题。

“致广大”还要“尽精微”!作为一座超大城市,解决碎片化、嵌入式分布在市区角落的“拎马桶”问题尤为艰难,可谓“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上海全面摸排零星旧改地块、老镇老街等无卫生设施旧住房,2023年最终锚定14082户,并制定了两年完成改造任务的目标,进行最后的拔点攻坚。

小马桶撬动安居大工程。2023年至今,上海完成约38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约85万平方米“小梁薄板”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9176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000余万平方米。

“拎马桶的日子总算到头了,阿拉的生活终于改善了。”彭浦新村回迁居民们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下足“绣花功夫”:让“住有宜居”照进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

解决“拎马桶”问题,看似小事,实则事关“旧区改造”这项“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上海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人”的需求,下足“绣花功夫”,保护与更新并重,将顶层设计一项项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因“户”制宜,探索多种改造模式——

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干部设立了“一户一档”,实行“一楼一策”。有些居民家里装上马桶后,希望再加上扶手等适老化改造;有些居民希望尽可能把下水管道安装在室外。社区干部、居民和施工团队就一起商量设计方案,尽量满足居民需求。

彭浦新村的彭一小区有2110户居民,面积最大的11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7.5平方米,不规则房型多达282种,是上海拆除重建改造项目中建筑体量最大、居民户数最多、情况最复杂、改造难度最高的小区之一。

每家每户要增加独立厨卫,还要保持房屋原有面积,兼顾户型与朝向等因素,几千条不同的诉求,愁坏了彭浦新村街道旧改办主任须炳荣。

花了两个月,他带着设计团队一户一户上门测量每个房间、壁橱的面积,了解居民家庭情况和居住现状。之后又历时1年,设计稿改了几十遍,设计方案最终获得居民普遍认同。282种房型被归并为94种,家家户户如今都有了独立卫生间。

“细绣”空间,惠民生护文脉——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黄浦老城厢,筑起上海第一道城墙的地方,被视为上海城市的根脉所在。贵州路街坊位于老城厢核心区域,房屋密集且是历史风貌保护区。

“拎马桶”改造中,街坊里云中居民区住在2楼的郭爷叔和王阿姨两家就遇到难题,想安装马桶却不具备排污条件。

为此,云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峻和改造施工方多次上门勘探,终于摸索出“抽户改造”的方式,将1楼一间房屋置换出去,空出的空间改造成独立卫生间,守住了老建筑的历史韵味。

充分利用天井、晒台、底层扶梯下方空间等,解决卫生设施的空间问题;灵活安装电马桶、“半平方米”马桶等……通过基层创新,上海找到空间约束条件下守护文脉改造的多元解法。

解开“心结”,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告别“拎马桶”,表面看是硬件设施改造升级,本质上却是城市治理中一项关乎民心的重大工程。

谈起改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楼上楼下、隔壁邻居的利益诉求都不一样。有的希望搬迁,有的希望留下;隔壁嫌邻居的马桶正对着他家厨房,楼下嫌楼上的下水管制造噪声……

既要平衡利益,又要凝聚共识,离不开极其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做百姓的贴心人,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落到实处,成为上海做好城市更新最大的“法宝”:

一个个笔记本,记录着百姓期盼——2005年就扎根在彭浦新村搞旧区改造工作的须炳荣,20年来记满了十余个笔记本,装下了每个项目改造的难点痛点、每户居民反映的问题诉求。

小小卷尺,量出为民情怀——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兴安和联合工作组,随身带一把卷尺,走到哪量到哪。“我们精打细算,就是要辟出安装马桶的‘1平方米’”。

“这么多年来,大家在实践中提炼出党员带头、邻里劝说、将心比心等工作方法,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把老百姓放在最重要位置这个‘心法’。”黄浦区小西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佳怡感慨良多。

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城市绘就幸福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也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上海基层工作者以不同方式不断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路径。居民们不仅是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设计师”。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人人”二字,彰显人民城市应有之义。

蕃瓜弄是上海不成套“小梁薄板”房屋集中的老小区。为了更好凝聚共识,当地累计召开“一户一方案”讨论会26场,通过征集居民意见,设计出47种回搬房型方案。

在杨浦区黄兴路1039弄城市更新项目中,通过“人人议事厅”、政协委员工作站、“三师三顾问”协同制度等举措,把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方案优化的“金钥匙”。

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上海城市更新涵盖了危棚、简屋、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等诸多类别,不仅解决成片旧改“老大难”,还陆续推出一江一河、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鲜活样板。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到2025年底,上海将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的改造任务,到2027年底全面完成改造,2032年前完成所有不成套职工住宅的改造工作。

如今上海的清晨,老弄堂里再也听不到倒马桶的声响。这“多1平方米”的幸福蜕变,正是中国式现代化中民生温度的鲜活注脚。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改造30多万个老旧小区,惠及1.3亿多城镇居民。

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北京“抢出”绿地造“森林”,为居民打造“出门见绿”的生态福祉;福州持续打响内河环境整治攻坚战、系统战,全部消除城区内黑臭水体,形成“百里水上福道”……

更多的城市将目光投向那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让散落在文保建筑、厂管房、老宿舍里的问题,成为民生工程的发力点,撬动公共空间升级、历史风貌延续。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城市更新,久久为功!神州大地上,一座座城市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让城市更美,人民更暖!(记者王永前、陈芳、齐中熙、姚玉洁)(完)

相关内容

湖南创誉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创誉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赋能全屋整装个性定制 传统的家装方式往...
2025-11-21 03:34:44
湖北悦乐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湖北悦乐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一站式全屋定制服务 所谓一站式全屋定...
2025-11-21 03:34:27
3种板材选购指南帮您避坑
(图片由AI生成) 选柜子时,板材没选对不仅易变形,还可能暗藏环...
2025-11-21 03:34:18
福耀玻璃(03606.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南向资金减持13.36万股福耀玻璃(03...
2025-11-21 03:34:09
原创 ...
这几天,一则发生在安徽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一位老太太连续几...
2025-11-21 03:34:00
2025年11月为什么你家...
2025年11月为什么你家钢筋连接总出问题?因为没用对套筒! 推荐...
2025-11-21 03:33:30
亚洲水泥(中国)(0074...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南向资金减持3.7万股亚洲水泥(中国)(...
2025-11-21 03:33:21
西部水泥(02233.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南向资金增持1410.6万股西部水泥(0...
2025-11-21 03:33:13
众望布艺(605003)9...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众望布艺披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
2025-11-21 03:33:04

热门资讯

湖南创誉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赋... 湖南创誉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赋能全屋整装个性定制 传统的家装方式往往存在诸多局限,从选材到设计再到施...
福田汽车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福田汽车(60016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湖北葛店:一款涂料里的中国创新... 在国产大飞机、万吨巨轮、超级大桥等大国重器的背后,常有一位默默无闻的“钢铁卫士”——一层薄薄的特种涂...
湖南创誉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引领... 湖南创誉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引领环保家居风尚 走进由该公司产品所构筑的家居世界,你会惊喜地发现处处彰显...
千万不能拍打!河南多地现“行走... 近日,河南多地出现隐翅虫。在洛阳一建筑工地打工的卢先生告诉记者,工地上四五十米高、几十米长的纱网以及...
瓷砖胶怕踩坑?十大品牌名单帮你... 很多装修业主都和我一样,开工前只盯着瓷砖、地板,把瓷砖胶当成“小配角”随便买,结果贴砖出问题返工,既...
视频|七块五理发、一万六千八出... “这伙人在这里祸害好几个月了,经常看到有客人哭着走出来,我们敢怒不敢言,警察这次真是为民除害,大快人...
安徽一手机机主遭短信“轰炸”两... 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 安徽阜阳市民张先生两个月来频繁遭遇短信骚扰,有时一晚上能收到三四百条短信,短信内...
风范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风范股份(60170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2025年最新河北钢结构防火涂... 在钢结构防火涂料领域,选择合适的厂家至关重要。以下是2025年最新河北钢结构防火涂料厂家排名,供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