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下午,位于香港大埔的宏福苑一幢住宅大楼发生火灾,现场浓烟弥漫、火势猛烈。

据报道,目前已造成13死28伤,据悉有一名消防人员殉职。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最新消息,香港大埔宏福苑火警于26日下午6时22分升为五级。香港消防处证实,一名参与救援的37岁消防员何伟豪在火场执行任务期间失联,随后被寻获时 全身烧黑、昏迷不醒,紧急送往威尔斯亲王医院后不治,英勇殉职。

公开视频画面显示,香港大埔宏福苑宏昌阁外墙棚架燃起大火,火势达数层楼高,浓烟席卷半空,部分建筑材料掉落,楼内部分住宅单位内更有火焰喷出窗外。现场不时传出爆炸声,附近部分建筑已受波及,情况危急。
记者了解到,基于此次火情严重,香港运输署宣布,封闭大埔多条路段,九巴及新巴多条巴士线改道。香港已有数百名居民登记家属失联区议员此前表示,已有数百名居民登记家属失联。

香港竹脚手架核心风险
香港这个奇葩竹制脚手架,不环保不安全,现在外墙失火这么严重,脚手架绝对是在助燃的。风险集中于材料易燃、监管漏洞、环境叠加、救援困难四大核心,以竹制脚手架为主要隐患载体,事故破坏力极强。

一、材料本身致命隐患
1. 易燃性极强:主流竹制脚手架燃点仅300℃,配套尼龙防风网燃点更低至150℃,遇明火瞬间引燃,快速形成“立体火源”。
2. 结构稳定性差:竹材易腐烂老化,长期受海风侵蚀后承重能力下降,易出现坍塌、高空坠物风险,且搭设间隙常仅0.5米(未达规范1米标准),加剧危险传导。
3. 防护材料添险:塑料防护网、防水油布燃烧后释放有毒烟雾,叠加外墙保温层易燃特性,既阻碍逃生又危害生命健康。

二、监管与执行断层漏洞
1. 标准滞后模糊:现行规范未强制禁用竹架、未明确阻燃处理要求,防火隔离带等关键措施依赖承建商自律,约束性不足。
2. 检查流于形式:要求每两周合规检查并签“棚纸”,但普遍存在“未查先签”,30%棚架存在材料违规却未被整改。
3. 责任链条真空:物业多“外判即免责”,未核实施工方资质与检查记录;跨部门协作缺失,同类风险警示难转化为行动。
三、外部环境与配套叠加风险
1. 高密度城市放大危害:楼间距不足0.5米、高层建筑密集,火灾易横向蔓延;狭窄街道阻碍大型消防设备进场,救援施展受限。
2. 老旧楼宇隐患叠加:全港38%1980年代公屋消防系统老化,部分消防栓水压不足、无自动喷淋系统,火灾时难压制火势,且疏散通道易被杂物堵塞。
3. 气候助推风险:秋冬季干燥强风天气,加速火势蔓延与燃烧碎片坠落,易引发二次起火。
四、应急救援难度极高
1. 火势蔓延过快:狭窄间隙形成“烟囱效应”,火势每秒可向上蔓延1.5-2米,10分钟内即可波及20层,疏散与扑救时间极短。
2. 救援阻碍重重:高空燃烧碎片坠落威胁救援人员安全,高温辐射难以靠近;高层灭火需铺设长水带,延误黄金救援时机。
3. 逃生路径受限:有毒烟雾快速充斥楼道,脚手架燃烧后可能封堵逃生通道,高层居民“固守待援”与撤离均面临风险。
大埔的火焰终将熄灭,但它的警示不应随新闻淡出而被遗忘。我们无法预知下一次火灾何时发生,但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做好准备。对比内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高层建筑必须使用阻燃脚手架"的条款,香港沿用竹木材料的传统正付出沉重代价。2016年淘大工业村迷你仓大火曾造成2名消防员殉职,如今悲剧在住宅区重演。当特首李家超宣布启动紧急事故中心时,7栋焦黑的大厦外墙仍在冒烟。这场火灾留给城市的,不仅是一个个悲伤的家庭,更是对高楼安全标准的血泪拷问。您们那里高层建筑还会使用竹脚手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