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发布通知,提前下达2026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合计566亿元,以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工作。资金将按程序拨付,地方需加强监管,确保规范使用。
11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中强调,需将城市更新置于突出位置,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等,为居民高品质生活及新业态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此次中央财政提前下达566亿元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与城市更新"四好"建设形成政策合力,既保障安居工程落地,又提升城市品质。随着全国297个地级市及152个县级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覆盖了超300万栋住宅、18万个小区、3800多个街区的更新改造计划,将直接拉动砂石等建材需求,为建材行业提供稳定市场支撑。
财政资金提前下达与强化监管
资金使用范围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办法,市、县财政部门安排补助资金时,需列入202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2101(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省级主管部门应于资金下达60日内,将经省级财政部门确认的区域绩效目标(计划任务)报中央主管部门,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中央主管部门需在30日内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
城市更新“四好”建设全面铺开
11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在新华社“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中强调,需将城市更新置于突出位置,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为居民高品质生活及新业态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目前,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52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覆盖300多万栋住宅、18万个小区、3万多个社区及3800多个街区,形成了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摸清了城市的“家底”,夯实了工作基础。
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实施老旧街区/厂区/城中村更新、完善城市功能、修复生态系统及保护历史文化等,统筹民生工程、安全工程与发展工程,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提前下达2026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分配表(单位:万元)

责编 | 刘钗 · 校对 | 翟文静 · 审核 | 张朋
来源:财政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