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老百姓饭碗都端不稳的政府,却在国际舞台大放厥词、兴风作浪。高市早苗的闹剧,该收场了!
自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以来,高市早苗接连得罪中俄朝韩四国,激起一片公愤与谴责。可就在高市四处点火时,日本老百姓正为填饱肚子发愁——5公斤大米约合198元人民币,普通家庭连吃一顿饱饭都成了问题。

这场大米危机,彻底戳穿了日本粮食能自给自足的谎言。
去年夏天开始,日本就闹起了“米荒”,米价一路飙升。政府将原因归咎于极端高温、旅游复苏和“地震预警”,真正的问题却避而不谈。
1971年起,为防止米价下跌,日本推行“减反政策”,限制水稻种植面积,引导农民转种玉米、大豆等作物或直接休耕。即便该政策2018年叫停,政府仍通过补贴引导农民少种水稻。
结果呢?日本水稻种植面积从1970年代的超300万公顷,一路缩减到2024年的128.2万公顷,降幅超50%。
高市早苗接手的,正是这样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农业体系:
自然条件受限。日本国土狭长,岛屿和山地居多,适宜耕作的土地不到15%。2050万农业人口要养活1.24亿多人,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人口中50岁以上者过半,米农平均年龄高达71岁,大量农田被闲置或荒废,税收政策让农民宁愿撂荒也不愿流转土地。

耕作粗放普遍。为节约成本,耕作粗放现象严重,制约产量提升。农户虽普遍自备农机,但因生产规模小,农机具利用率不足50%。
流通环节垄断。大米收购、定价常由各区域农协垄断。农民将收上来的米交给农协,再经批发商、零售商层层加价,最终卖给消费者。
关税保护反噬。日本对大米、小麦等主粮实施严格关税保护,1995年加入WTO前,日本对进口大米征收高达778%的关税,此后逐渐降至目前的227%。
更致命的是,日本有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农协。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农协左右着日本国会约30%的席位,在历次重大选举活动中,农协都会动员旗下农民向自民党贡献大量选票,而农协长期与自民党内“农林族”议员合作,影响相关立法及农林水产省的政策走向,形成一个“政—官—农”权力三角。

这套体系下,任何改革都举步维艰。此前上任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试图投放储备米减缓米价飞涨,却因中间商公开竞标制度受阻,更引发“农林族”不满:米价下跌会威胁农民收入,导致农民放弃大米生产,进一步威胁日本粮食安全。结果,政府投放的数十万吨储备米,95%被农协囤积居奇。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面对“米荒”,高市给出的解决方案竟是发放“大米券”,给特定家庭发放补贴,限定购买大米。
要知道,去年8月,大阪府就对137万名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以及孕妇发放5000日元的“大米券”,可对缓解“米荒”杯水车薪。
高市早苗上台后,并未拿出新方案,只是重复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旧招。
这哪是想给老百姓纾困?分明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政治表演,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还记着你们”。
由此看来,高市早苗对外的强硬姿态,与其国内积重难返的农业危机,实际上是同一藤蔓上结出的两颗恶果。一个长期忽视民生、受制于利益集团的政府,自然会试图制造外部事端来转移内部矛盾。
高市早苗,醒醒吧,老百姓都没米下锅了!而你,却在企图创下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的多个“首次”:
首次在正式场合鼓吹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
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
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
这些令人发指的“首次”,看似是高市早苗的政治野心,实则是为了掩盖其执政的无能。

面对高市的危险游戏,日本民众已用行动表达不满。11月21日晚,数百名日本民众在位于东京的首相官邸前举行集会,抗议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要求其撤回相关表态并作出解释和道歉。
也有日本博主在社交媒体上指出,一旦中国停止对日出口,日本将面临化肥短缺,然后就会出现粮食供应不足;同时稀土也会出现匮乏,从而令高科技产业陷入停滞。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8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用“大东亚共荣”掩盖掠夺本质,让亚洲生灵涂炭,更让自己陷入饥饿绝境;80年后,高市早苗妄图开历史倒车,用世界和平赌政治私利。
但时代早已不同,今天的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中国军队决不答应、决不容忍,而日本脆弱不堪的粮食体系、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也经不起任何折腾。
若高市早苗执迷不悟,继续无视民生疾苦、触碰邻国红线,执意与14亿中国人民为敌,等待她的,必将是比80年前更为彻底的失败!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