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彦宗
“他主持并实施了多项海外‘卡脖子’攻关重点研发项目,完成了23项面上、重点项目,包括德国和日本国家研究基金项目、日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技部和基金委项目。承担了与美国宇航局、日本三菱国际合作项目等18个合作项目;在工程技术项目成果方面,针对能源领域‘卡脖子’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攻关,并取得了代表成果1项等。这些项目成果不仅推动了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的发展,还为新型纳米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单看这些令人炫目的理工科成就,这里的“他”要不是行业领军人物、材料学领域院士,起码也是鼎鼎有名的大学教授。可实际上,他可能只是个有高中文凭、海内外履历全靠造假、成功混进江苏科技大学两年,还被聘为首席科学家的骗子。这人名叫郭伟——当然,他的真名是不是叫郭伟,还有待警方公布。

北青深一度11月18日报道,被学生举报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的江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郭伟,已被警方带走调查。江科大向记者确认他已经离职,至于造假问题,则是“不清楚、不了解”,并称这个人的学生都已经安排了新的导师,“不会影响学业”。江科大官网已删除郭伟教授信息。
江科大和官方渠道目前高挂“免战牌”,没有提供有关郭伟的任何有效信息。但很多人从网传信息推测,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学术造假,比如常见的篡改实验数据、抄袭其他人论文等,而是彻头彻尾的骗子犯案,利用履历包装成功进入高校的案例,其手法堪比《围城》中买假博士的方鸿渐式骗局,实际骗术要恶劣上百倍。有网友戏言,短剧都不敢这么编。
今年初澎湃新闻、中华英才杂志等媒体,都刊发过“江科大首席科学家郭伟”的报道,从中可以勾勒出处心积虑的行骗设计。他把2023年被江科大正式聘用前的经历,描述为全部在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海外大学的求学研究经历,再往前,则把自己打造成高考理科状元,考进西安交大读本硕,让国内研究工作空白便于藏身。
2023年,本部在镇江的江科大把履历金光闪闪的郭伟引进来,当成了高端人才,网传给他年薪140万、安家费300万、科研经费500万以上。如果网传说法属实,两年算下来,江科大花在这个骗子身上的钱或许有千万级别。怪不得江科大现在三缄其口,被骗子玩得团团转、没脸倒在其次,这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谁来负责?

如果郭伟全套造假,江科大在引进的时候不做任何背调?起码,学信网上查查他的本硕学历学位,不就一清二楚了吗?他说在澳洲卧龙岗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深造,如此精通英文和日文的人才,江科大没安排面试?他说在德国国家科学院德联邦材料研究所和三一欧洲有限公司工作,并承担多个前沿科研项目,江科大没能力核实?
更离谱的是,这个郭伟还可能伪造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奖励、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德国洪堡学者、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专家库”等荣誉,江科大要是核实不了国外的,国内的也不能?
江科大即使不核实实务,那总该核查论文吧。郭伟“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论文被SCI他人引用6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350次,其中有7篇论文入选Acta Materialia热点论文(Top 25 Hottest paper)。申请欧洲发明专利66项(授权48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这些江科大也甄别不了真假?
与人为善地想,也希望这个郭伟不是百分百的高中生骗子,哪怕是水货教授,也能让江科大的脸面不至于摔到粉碎。可现在网传的信息过于荒诞、江科大被骗得过于滑稽,只怕郭伟作为骗子也感到惶惑:为什么像入无人之境,可以毫不费力骗到百万计的钱?人们对调查结果的期盼,不亚于对骗子郭伟的强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