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13日下午,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辩论厅里气氛微妙。第80届联合国大会关于执行联合国决议的联合辩论正在进行,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发言,让美国代表团的脸色格外凝重。这位以言辞犀利著称的外交官明确表态,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必须遵循既定规则,刻意寻求突破只会拖累进程,既是对会员国利益的损害,更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这番话被外界视作对美国近期“打破惯例”提议的直接回应,一场围绕全球最高国际组织掌门人的博弈,已然拉开序幕。
按联合国延续数十年的传统,秘书长一职实行地区轮换制,这届轮值的“接力棒”本应交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手中。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来自葡萄牙,两届任期即将结束,明年选出的第10任秘书长,从惯例到各方预期都该有拉美背景。可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突然跳出来搅局,抛出“全球择优录取”的说法,字面上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算盘打得全地球都能听见。

编辑
联合国秘书长看似是“世界首席外交官”,实则手握撬动国际议程的重要权力。美国的小九九再清楚不过,就是想把这个关键职位换成“自己人”。这样一来,既能把联合国变成推行霸权的工具,又能堵住对其单边主义的批评声。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是前车之鉴,这位葡萄牙前首相从不会因为美国是最大会员国就俯首帖耳,反而在巴以冲突、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多次批评美国及其盟友,甚至公开反对美国对联合国事务的渗透。也正因为如此,特朗普第一次入主白宫时就放话要退出联合国,如今再次执政10个月,连一分钱联合国会费都没缴过,摆明了用耍赖的方式发泄不满。
美国觉得自己拳头硬就敢坏规矩,却忘了联合国不是它家的私人俱乐部。耿爽在发言中强调,《联合国宪章》、联大决议和安理会文件对选举程序有明确规定,会员国在实践中早已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都必须坚持。这番表态不仅是中方立场,更说出了大多数国家的心声——美国想把秘书长变成“白宫传声筒”,门都没有。
要理解中方态度的分量,得先搞懂联合国的选举规则。秘书长候选人必须先过安理会这一关,既要拿到至少9个理事国的支持票,还得确保五常没有一国投反对票,过了这关才能进入联大表决。五常的否决权在这儿不是摆设,而是维护联合国公平性的“压舱石”。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显然不会让美国的图谋得逞,动用否决权维护选举严肃性已成大概率事件。

编辑
这场景让人想起1981年那场惊心动魄的选举。当时美国力推时任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连任第三届,中方则坚持秘书长应来自发展中国家,直接动用否决权连续否决了16次,硬是把美国支持的候选人拦在门外。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共同推举拉美地区的德奎利亚尔当选,也正是从那时起,地区轮换制成为公认的选举准则。现在历史仿佛在重演,美国又想翻历史的旧账,中方自然不会退让。
特朗普政府大概忘了,1981年的僵局最终以美国妥协收场,如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更不可能在原则问题上让步。美国想靠“择优录取”的幌子安插自己人,本质上是想让联合国沦为霸权附庸,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宪章精神,更会撕裂国际社会。耿爽提出的坚持正确导向、遵守宪章授权、推动提质增效三点建议,正是给美国的野心划下了红线。

编辑
从目前局势看,美国的计谋已经注定破产。中方的明确反对态度,加上安理会否决权的制度保障,足以让美国支持的候选人寸步难行。1981年16次否决的场景或许会再次上演,但若美国识时务,最终可能还是会回到妥协谈判的轨道上,共同推举出符合多数国家利益的候选人。毕竟,联合国不是美国的“一言堂”,霸权主义在多极化的今天,早已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