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知道,和日本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复杂,充满了微妙的变化。两国的关系不仅紧密,而且经历了很多历史事件,比如“壬辰倭乱”、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特别是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破坏,侵略了中国的百姓,掠夺了大量财富,这让中国人民对日本和日本人一直充满敌意。在2001年8月14日,一名中国学生在日本靖国神社倒下颜料,并在上面写下“该死”两个字,表露出他对历史的愤怒。

这名学生叫冯锦华,2001年8月14日下午4点左右,他向公司主管请假,称自己生病了,想休息。然而,没人料到,冯锦华并没有生病,而是打算做一件令中日两国都为之震惊的事情。当天中午,他去靖国神社附近购买了油漆和刷子,趁着日本警方松懈的时机,迅速将油漆倒在神社某处,并用刷子写下“该死”两个字。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日本警方的注意,冯锦华被带到警察局接受讯问,他很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这件事一经报道,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时隔十九年,冯锦华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冯锦华出生于山西太原,1970年,他的父亲决定送他去日本留学。刚开始,冯锦华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他想到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内心充满了愤怒。然而,冯锦华无法改变父亲的决定,只能默默接受,来到日本深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冯锦华和日本民众的接触逐渐增多,对日本和日本人民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在日本生活的日子里,冯锦华注意到日本人通常很有礼貌。例如,有一次他从学校回家时,看见一辆车悄悄地跟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直到她安全到家。冯锦华看着这一幕,不禁反思,自己对日本人是否有些偏见,是否对他们的行为过于激烈了。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平静,就在冯锦华自我反思时,日本的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公众面前穿着礼服,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靖国神社最早建立于1869年,原名东京召灵会,由明治天皇设立,目的是为了纪念在“戊戌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士兵。1897年,这座神社被更名为靖国神社,并开始举行祭拜仪式,缅怀“明治维新”期间为国捐躯的日本将士。小泉纯一郎的参拜行为,无疑是公开宣示他支持日本的侵华行为,甚至是在向全世界传递这样的信号。
听到小泉纯一郎的参拜行为,韩国的极端分子迅速行动,来到靖国神社前,向日本人竖起了大拇指。冯锦华感到非常愤怒,他决定采取行动,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经过深思熟虑,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将油漆泼洒在日本人心目中最神圣的靖国神社上,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慨。

事实上,冯锦华在日本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前途看起来非常光明。但由于心中深沉的爱国情怀,他无法忍受日本的这些行径,觉得自己不能坐视不理,哪怕自己因此失去工作,甚至可能被关进监狱。当冯锦华最终被捕后,他意识到,这一行为不仅让他自己陷入了困境,还引发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摩擦。事件发生后,中国驻日使馆立即派出代表与日本方面进行谈判,要求根据政治和历史背景,宽恕冯锦华,尽早释放他。然而,冯锦华还是在日本监禁了二十多天。

在被关押期间,冯锦华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面对日本警方的劝说,他毫不妥协。警方甚至表示:“不要再胡闹了,日本的右翼势力非常强大,我们的压力很大。”冯锦华则毫不惧怕。最终,他的公司出资两百万担保金,将他保释出来。几个月后,冯锦华在三次审判后被判定为毁坏文物罪,判处十个月监禁,缓刑三年。

冯锦华于2001年12月10日收到判决书后,并未提出上诉。十五天后,他悄然回到美国。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冯锦华计划回到家乡,等妻子生完孩子后,他可能会再度回到日本。十年后,当冯锦华从监狱出来时,他并未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他的同学们事业有成,甚至都过上了非常成功的生活,和冯锦华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然而,冯锦华对此表示:“我对自己当年所做的一切,毫无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