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47届“五金”说课活动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举办。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职教涉农专业 建强农业强国人才队伍”为主题,旨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推动涉农领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出席活动并作主旨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以“五金”建设为关键抓手,推动产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实现精准对接。在智慧农业国家战略举措方面,报告强调了技术创新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同时,报告提出以加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为核心,着力破解农业全产业链中存在的人才结构性缺口问题。通过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分享,生动具象地展现了职业教育在赋能农业生产方面的实践成效。最后,报告为涉农专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鲁昕强调,职业教育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人才根基,必须持续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五金”建设成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现代化注入持续、有力的职业教育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副会长赵春江作题为《发展智慧农业 建设农业强国》的学术报告。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盛军作题为《养生农业:大农业时代的精品农业》的报告,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辽宁大学副校长仇焕广作题为《发挥需求侧改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的报告,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创新路径。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张丹奇作题为《构建中国智慧农业技术体系 助力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报告,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技术坐标。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焦光纯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在农技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服务中的突出成效,表达了与各方携手推动涉农职教提质升级的诚挚意愿。
黑龙江省教育厅总督学刘兆国在致辞中肯定了活动对龙江涉农职教对接全国优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强调黑龙江将持续优化涉农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为农业强国建设培育扎根黑土的技术人才。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广宇在致辞中分享了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果,他指出,职业教育是破解农业转型期人才短板的关键,期待以活动为纽带深化多方合作,共建适配农业强国发展的人才队伍。

圆桌论坛(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圆桌论坛上,科研院所、院校及企业代表围绕智慧农业技术落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等议题深度研讨。
专题分享环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校长张德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张永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朱善元、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祝战斌等院校负责人,结合本校实践分享了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三农”提质升级的创新举措。
“五金”说课环节中,来自全国27所院校的38位教师,聚焦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专业群、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专业、农用无人机技术等课程、智慧农业相关教材及AI虚拟仿真实践基地,分享建设经验。点评环节,专家评审团针对每位教师的展示内容精准点评,既肯定了各校在涉农专业数字化改革中的创新做法,也围绕课程与产业需求衔接、教材内容更新等问题提出优化建议,现场互动答疑氛围热烈。

参观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智慧农业实训基地(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活动期间,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智慧农业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
本次“五金”说课活动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承办,云农京飞(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相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200余人线下参会,活动进一步凝聚了涉农职教智慧,明确了数字化改革与产业对接的发展方向,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持久职教力量。(来源: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