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节气已至,宝山区昊元生活广场却人头攒动、热火朝天。11月28日,上海二十四节气供销市集暨2025湖州优质农产品拓品牌促消费活动在这里开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30日,把地道的湖州“江南味”搬到了上海市民的“家门口”。
新民晚报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市集共设置48个展位,划分为主题特装区、农产品展销区、长三角联动区、休憩洽谈区及湖颖文化体验区五大功能板块,汇聚了湖州三县两区的优质农产品和特色文创产品,全方位满足吃、喝、购、娱等多元消费需求。

正值“秋风起,蟹脚痒”的季节,产自湖州太湖边的大闸蟹只只鲜活、黄满膏肥,是当下最为鲜美的时令佳肴。肥而不腻、热气腾腾的湖州湖羊蹄,咸味适中、肉质鲜嫩的鲜岗盐水鸡,软烂弹牙、卤香十足的牛筋牛腱,更是肉食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美食。软糯香甜的国芳枕头粽、米香浓郁的湖州生态新米、南浔红美人柑橘、刺毛肉圆、传统定胜糕等地道风味齐聚一堂,佐以熏豆茶、紫笋茶等特色茶饮,让上海市民在一站式体验中,深切感受到湖州优质农产品的独特魅力与品牌实力。

“粽子蛮好吃的,我早上刚买了几个,回到家蒸完一尝确实不错,又赶紧过来再多买点,冷冻在冰箱里能放半年呢。”住在附近的王奶奶手里拎着两大袋湖州肉粽,向大家热情推荐。豆沙青团、茶糕、千张包子、湖州枕头粽等十余种湖州传统美食在湖州宝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字排开,周围挤满了挑选产品的顾客。“这些粽子都是昨晚现包的,保证新鲜,而且用料扎实,160克的豆沙粽里有55克猪油红豆沙,160克的精肉粽里有三大块猪肉,猪肉占比能达到40%。卖得最好的是这款霸王黑猪双蛋黄粽,一口吃下去都是蛋黄和猪肉的香气。”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一上午他们已经卖了数百个粽子,也在加紧备货,为后面两天的市集活动做足准备。

除了风味美食,湖州湖笔、辑里湖丝等湖州名优特产也在供销市集上亮相展销。“湖笔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工艺精湛、制作精细,具有尖、齐、圆、健之独特风格。”浙江湖笔传承人王晓华举起一支湖笔向新民晚报记者介绍,近乎半透明状的白色笔锋是湖笔的一大特点,她说:“湖笔是纯手工制作,涵盖笔料、蒲墩、镶嵌、水盆、结头、装套、刻字等130道大小工序,水盆工序是最关键的环节,需要匠人在毫厘之间作出精准判断,配锋配得好,湖笔才能有这般锋芒。”

“辑里湖丝是我们湖州南浔的特产,在明清时期便负有盛名,一根蚕丝可以拉到1800米,同时悬挂7枚铜钱而不断,历来有“丝中翘楚”之称。”严利英一边剪裁缝制蚕丝棉衣,一边向顾客推销产品:“俗话说一斤蚕丝顶三斤棉花,这些棉衣的内芯是100%天然桑蚕丝,套子面料选用珍珠棉,亲肤柔软不起球,一件手工蚕丝棉衣才卖260元,肯定是物美价廉。”严利英告诉新民晚报记者,蚕丝棉衣很受老年人欢迎,半天就卖出了9件,她一上午都没停下来休息过,“老人冬天怕冷,既想穿得暖和,又不希望厚重笨拙,蚕丝棉衣正适合他们。”
据悉,本次上海二十四节气供销市集暨2025湖州优质农产品拓品牌促消费活动由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湖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举办,致力于推动众多湖州时令产品和名优特产入沪展销,让更多“湖州味道”香飘长三角,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