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下午,香港大埔宏福苑的上空被浓烟笼罩,这场始于外墙维修竹棚的火灾,迅速借着干燥的秋风演变成一场浩劫。

11月27日上午,香港消防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大埔火灾已造成40人遇难,另有45人受伤。
在这座摩天大楼林立的国际化大都市,一个刺眼的现实被这场大火再次照亮——香港仍是国内唯一主流使用竹制脚手架的大城市。当内地早已全面推广阻燃钢架时,香港的老房改造、外墙修缮现场,依然遍布纵横交错的竹竿和绿色防风网。这些看似灵活的竹架,在火灾中却成了“立体助燃梯”。
过去多年,这种情况饱受争议(每年发生多起火灾事故),不少有识之士早已提出预警。现在这场人间惨剧,必然倒逼改变。只是这个改变的代价太大了。
或许有人会问:竹子脚手架这种东西,哪怕不懂装修的人都知道不安全,香港为什么会使用多年?
原因很简单,核心就三点。
第一:便捷。香港楼宇密集,街道狭窄,更轻的竹子适合在这种环境往来穿梭。
第二:成本。竹子成本远低于钢架,一半都不到。
第三:“利益动不得”。香港棚架工人在“协会”的保护下,只会搭竹架,大家就约定只能搭竹架竹,谁改革谁就砸了几千人的饭碗。
不过,可以100%预计的是,这场大火过后,一切都会彻底改变洗牌。因为,任何所谓的利益、便捷,在我们这个“以人为本”“群众生命利益至上”的国家,都要妥协。
香港接下来要重整装修装饰市场,可以借助内地大家庭的力量。我以前在走访中提到,很多地方形成了规模性的装修装饰产业以及施工体系,比如“某县装潢工”“某某家居建材产业带”,可以迅速成规模的帮助香港市场来一次大改革、大升级。
这些资源可以快速驰援香港,不仅能提供足量的阻燃钢架材料,还能通过技术培训帮助竹棚工人转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行业震荡。这种跨区域的支持如果能迅速实践,正是“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内地守望相助的生动体现。
总之,这场火灾烧掉的不仅是老旧的屋苑,更应烧掉短视的利益算计与滞后的监管体系。
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再也不能让普通生命承担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