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如何度过蚊虫出没的季节?清代宫廷有个良方叫锭子药。制作锭子药,首先要将多种中药按比例研磨成细末,然后将这些细末用糯米、蜂蜜等进行黏合,最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金锭、银锭的样子,从而形成固态药剂。
清代宫中的锭子药,既能放入荷包或香袋中,又能做成手串、香珠、项链等,随身携带。
宫廷良方锭子药
清代宫廷中,锭子药包含太乙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等。《清宫医案集成》一书详细记载了这些药物的配方及用途。如太乙紫金锭由文蛤、大戟、千金子等制成。蟾酥锭成分则包含朱砂、雄黄、蟾酥、麝香等。
这些锭子药或内服或外用,用途并不相同。如蟾酥锭可治疼痛麻木;离宫锭可治各种恶疮;盐水锭则可治牙痛、风热火眼等。
清代宫中最受重视、功能最丰富的锭子药,当数太乙紫金锭。根据清宫医案记载,将太乙紫金锭研磨成细末,内服或外用,可治疗多种夏季易发病症:对于恶疮赤肿,用酒磨服,再用凉水调涂;对于瘟疫喉痹,用凉水薄荷叶磨服;对于心气痛并诸气痛,用淡酒或淡姜汤磨服等。
锭子药作为防暑药,在清代宫廷中应用广泛。根据御医开具的药方,太乙紫金锭曾用于治疗光绪帝的皮肤病,亦用于治疗慈禧太后的面肌痉挛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还将太乙紫金锭作为赏赐之用。
古时候紫金锭被视为“神药”。早在南宋叶大廉撰著的《叶氏录验方》中,就记载有圣授夺命丹,药方由五倍子、山慈菇、红芽大戟、千金子霜、麝香5味药物组成,能解毒。
《红楼梦》中的锭子药
紫金锭曾是官宦之家的必备良药。《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提及:贾贵妃指派夏太监从宫里送来端午节赏赐物品,其中就有“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这里提到的锭子药,主要包括紫金锭、蟾酥锭和盐水锭等等。《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得到贾母赠送的几种中成药中,也有紫金锭。
清宫制作锭子药往往经过成形、施彩画、连缀丝线、编结穗子、包装、装匣、盖苫布等复杂程序;被制成纺锤、圆柱、鱼、葫芦、蒜头、天师等形状,以应防病祛邪的作用。
从这些形状各异的锭子药可以看出,锭子药不仅是一种御赐避暑良药,它也渐渐变成一种装饰品和工艺品,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本文原载于《齐鲁晚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由豆包AI生成。
下一篇:品牌黄金饰品每克价格超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