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主任卢亚梅正在为群众进行眼部检查。
奶茶、蛋糕、糖果、含糖饮料……这些看似无害的“甜蜜诱惑”,不仅会导致蛀牙、肥胖、血糖升高等问题外,还可能悄悄攻击眼睛,诱发一种名为“霰粒肿”的常见眼病。
清远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卢亚梅提醒,高糖饮食正是诱发该疾病的重要“始作俑者”,如果长期忽视,可能导致视力受影响,甚至引发感染风险。
高糖饮食可“堵住”眼睛
霰粒肿,医学上称为“睑板腺囊肿”,是眼睑部位常见的良性肿块,主要因睑板腺导管堵塞、分泌物堆积引发慢性炎症和肉芽肿形成。很多人会将其与麦粒肿混淆,但两者有明显区别。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感染,通常伴有红、肿、热、痛等剧烈炎症反应;而霰粒肿多为无痛性硬结,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霰粒肿的形成本质上就是睑板腺的‘排泄系统’出了问题。”卢亚梅介绍,上下眼睑内有一个重要腺管叫“睑板腺”,它如同眼睛的“润滑油工厂”,每天分泌清亮稀薄的油脂,涂布在眼球表面,起到锁水保湿、润滑眼球的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流动性良好,能通过细小的导管顺利排出。但当某些因素导致油脂性质改变或导管堵塞时,问题就会出现。
很多人疑惑,糖怎么会影响到眼睛的睑板腺?卢亚梅提到,高糖对眼部的伤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通过三个关键步骤导致睑板腺堵塞,最终形成霰粒肿。
首先,过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干扰正常的代谢功能。这导致睑板腺分泌的油脂从原本清亮的“清油”,逐渐变得黏稠,流动性大幅下降。
之后,黏稠的油脂在细小的睑板腺管道中流动缓慢,极易造成堵塞。这个过程,就像厨房下水道被油污堵住一样,油脂无法正常排出,堆积在腺管内。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凝固的油脂与眼睑脱落的细胞结合,逐渐硬化形成“睑板腺结石”。这些微小的“石子”进一步堵塞腺管,成为霰粒肿的“导火索”。
如果睑板腺结石持续堵塞腺管,分泌物无法排出,就会在腺体内不断堆积,引发慢性炎症和肉芽肿,最终形成霰粒肿。这是一种出现在眼睑上的无痛性、硬质肿块。
科学防范霰粒肿
卢亚梅介绍,霰粒肿的典型表现可以从触感、感觉、进展三方面来概括。
从触感来看,用手触摸眼睑时,可感觉到圆形的硬结,在眼睑对应内侧面会呈现暗红或灰白色隆起。从感觉来看,在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仅感觉到眼部有异物感,通常不会出现剧烈疼痛,这也是霰粒肿与感染型麦粒肿的关键区别。从进展来看,较小的霰粒肿肿块有可能自行吸收消退,但较大的肿块往往长期无法消除,还可能压迫眼球,导致散光,影响视力,严重时甚至会继发感染。
更需要警惕的是,霰粒肿如果长期不处理,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此时会转变为急性炎症,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甚至形成眼睑脓肿,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切开排脓,不仅增加痛苦,还可能留下疤痕。
“霰粒肿的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而核心就是管住嘴、护好眼、早就医。”卢亚梅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了建议。
要严格限制高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以及精制米面、油炸食品等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要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和新鲜蔬果的食物。同时,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帮助稀释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减少堵塞风险等。
本版文/图: 陈之瑜 邓文燕 黄剑琴 彭可明 何京鸿 刘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