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局势中,桂系无疑是其中一股颇具影响力的力量。而桂系的核心人物当属李宗仁与白崇禧。两人一个擅长政治,一个精通军事,彼此配合得天衣无缝。李宗仁对政务充满热情,尤其对国民党内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极为敏感。而白崇禧则专注于军事事务,不太涉足这些政治斗争。正因如此,两人在桂系内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合作关系,李白这一组合在军政圈内外逐渐声名远扬。

白崇禧在军事上的才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甚至被誉为军事天才。这是为何呢?白崇禧不仅勇敢果敢,擅长指挥作战,而且在战场上总能迅速应变、抓住战机。无论战况如何复杂,他都能够敏锐察觉并果断采取行动。因此,他被亲切地称作小诸葛或白狐狸。在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的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还是武汉会战,他都带领部队对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连日本军方也尊称他为战神。这使得他的军事才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尊敬。

然而,白崇禧也有自己的缺点,其中之一便是他过于自负,常常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身边的同僚不以为然。与此相对,李宗仁在政治眼光上显得更为老练和圆滑。白崇禧缺乏这种政治智慧,导致他在一些重大决策上显得鲁莽,未能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这使得他的人生虽然充满传奇色彩,但终究未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白崇禧出生于1893年的广西桂林。他的家族曾是书香门第,但由于兵荒马乱,家道中落。为此,白父选择做生意,在桂林开了一家永泰林店,经营米面粮油等小本生意。白崇禧从小就十分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07年冬,他参加了广西陆军小学的入学考试,考试中千余名考生中仅录取120人,他凭借第六名的成绩顺利被录取,开始了军事启蒙教育。两年后的1909年,白崇禧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并因多次考试成绩优异,被定为领班生。1916年,白崇禧完成了保定军校的学业,随即回到广西,投身于桂系军阀的阵营。在短短八年时间内,白崇禧便在军中崭露头角,并与李宗仁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两人联手击败了旧桂系势力,迅速成为新桂系的核心人物。此后,他们选择不再做地方军阀,而是加入了由孙中山领导的广州国民政府,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的主力。从此,李宗仁与白崇禧共同领导的桂系,成为了国民政府的中坚力量。

1925年,孙中山逝世,蒋介石继任国民政府领导人。1926年,蒋介石继续北伐,但他很快意识到,李白领导的桂系势力庞大,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于是,蒋介石开始拉拢白崇禧,任命他为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这是白崇禧军旅生涯中的最高职务。在北伐战争中,白崇禧指挥的部队在龙潭战役中大败孙传芳军,奠定了国民政府的胜利基础。蒋介石对他的军事才华极为欣赏,竭力争取他效忠。

然而,尽管蒋介石不断拉拢白崇禧,白崇禧与李宗仁领导的桂系仍然受到蒋介石的戒心。北伐胜利后,桂系势力从两广扩展到湖北,几乎翻倍增长,令蒋介石感到忌惮。1929年,蒋介石召集国民党高层会议,提出裁军计划,实则意在削弱桂系的军力。李宗仁坚决反对此举,认为蒋介石暗中削弱他们的力量。然而,白崇禧在这一问题上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他提出将桂系的军队调往新疆,以此作为妥协的交换条件,试图与蒋介石达成某种协议。但蒋介石依然坚持裁军计划,双方矛盾加剧。

1929年3月,蒋介石与桂系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史称蒋桂战争。蒋介石经过周密部署,最终在战役中取得胜利。战后,蒋介石对李宗仁和白崇禧发出了全国通缉令。两人深知蒋介石意在除掉他们,立即开始躲避,先后前往香港和越南,但心有不甘的白崇禧在几个月后偷偷返回广西。桂系军队得知后,迅速集结,白崇禧重新整合了两广的军阀,组建了两广联盟,公开对抗蒋介石。

1929年,桂系联合张发奎部队进攻广州,蒋介石派遣何应钦出兵支援,爆发了第二次蒋桂大战。尽管蒋介石最终获得胜利,但反蒋势力已经蔓延全国,冯玉祥、阎锡山、唐生智等纷纷倒戈,蒋介石开始重新审视与桂系的关系,最终决定拉拢白崇禧,再度将桂系纳入国民党体系。 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局势急剧恶化。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白崇禧在抗战中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台儿庄战役中大败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战使得白崇禧声名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军事人物。 1945年,日本战败,国共内战爆发。蒋介石原计划让白崇禧担任淮海战役的指挥,但白崇禧坚决拒绝,不愿将桂系的兵力耗费在内战中。徐州会战期间,白崇禧按兵不动,未派兵支援,最终导致了国军败局。此后,蒋介石对白崇禧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在内战末期,白、李两人联手逼蒋下台,李宗仁接任代理总统。蒋介石退守台湾后,白崇禧准备出逃海外,担心遭到蒋介石的报复。李宗仁深知蒋介石的为人,劝白崇禧不要前往台湾,并叮嘱他:若大陆待不下去,哪里都可以,但绝不能去台湾。 1949年11月,李宗仁前往美国避难。蒋介石得知白崇禧守在海南岛后,急电邀请他赴台,承诺给他国防部长的职务。白崇禧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前往台湾,尽管他心里清楚蒋介石的用意。蒋介石拉拢白崇禧,是因为李宗仁已拒绝赴台,蒋需要白崇禧来牵制李宗仁。白最终离开海南岛,赴台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