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泄水管的施工要点
铸铁泄水管作为隧道、桥梁、路基等工程中关键的排水构件,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下从施工准备、核心安装流程、关键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安全注意事项五个维度,详细拆解铸铁泄水管的专业施工规范:
一、施工准备阶段(基础保障)
1. 材料验收与存储
- 质量核验:
- 检查管材及配件(接口密封圈、法兰盘、螺栓、垫片等)的出厂合格证、材质检测报告,确认铸铁牌号(常用 HT150、HT200 灰铸铁)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裂纹、砂眼、气孔等缺陷,壁厚均匀(偏差≤±3%)。
- 接口部位(承口 / 插口)需光滑无毛刺,密封圈材质为橡胶(如 NBR、EPDM),无老化、破损,尺寸与接口匹配。
- 存储要求:
- 管材平放于平整场地,底部垫设木枕(间距≤1.5m),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受潮锈蚀;堆放高度≤3 层,防止受压变形。
- 配件单独存放于防潮仓库,螺栓、螺母需涂抹防锈油,避免锈蚀影响连接强度。
2. 现场准备
-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精准定位泄水管的安装位置、标高、间距(桥梁桥面纵向间距通常≤4m,隧道侧墙泄水管间距≤3m,路基边坡泄水管间距≤5m),用墨线或钢筋桩标记。
- 基层处理:
- 桥梁桥面:清理安装区域的浮浆、杂物,确保基层平整(平整度偏差≤5mm/2m),预留的泄水管孔洞尺寸需比管材外径大 20-30mm,孔洞周边无松动混凝土。
- 隧道侧墙 / 路基:凿除预留孔内的杂物,修整孔壁垂直度(偏差≤3‰),若孔洞尺寸偏大,需用高标号水泥砂浆(≥M15)找平。
- 工具准备:备好吊装设备(小型起重机、手动葫芦)、测量工具(水准仪、卷尺、线坠)、连接工具(扳手、螺丝刀)、密封材料(防水密封胶、遇水膨胀止水条)等。
二、核心安装流程(按场景分类)
1. 桥梁桥面铸铁泄水管安装(最常用场景)
(1)安装顺序:
基层清理 → 孔洞找平 → 管材定位 → 接口密封 → 固定加固 → 防水处理 → 验收
(2)关键步骤:
- 定位与标高控制:泄水管进水口需与桥面铺装层平齐或略低(≤5mm),出水口应伸出梁体底面不小于 30mm,避免排水直接冲刷梁体或桥墩。用水准仪校准标高,确保排水坡度≥2%(防止积水)。
- 接口连接:
- 承插式接口:将管材插口插入承口,确保插入深度≥设计值(通常≥50mm),接口间隙均匀(2-3mm),在间隙内填入橡胶密封圈,外侧涂抹防水密封胶(如聚氨酯密封胶),防止渗水。
- 法兰连接:用于大口径泄水管(DN≥300mm),法兰盘与管材焊接牢固(焊缝高度≥管材壁厚),连接时在法兰面之间放置橡胶垫片,螺栓对称紧固(扭矩≥25N・m),确保密封无渗漏。
- 固定加固:用预埋钢筋或角钢支架固定管材,支架间距≤1.2m,与管材接触部位垫橡胶垫(避免硬接触导致管材破损),固定后用线坠检查管材垂直度(偏差≤3‰),横向偏移≤10mm。
- 防水处理:泄水管与桥面预留孔之间的缝隙,采用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填充高度高于桥面铺装层 5-10mm,压实抹平;接口外侧缠绕防水胶带(宽度≥50mm),增强密封性。
2. 隧道侧墙铸铁泄水管安装
- 泄水管需垂直安装(或按设计坡度安装,坡度≥3%),进水口对准隧道防水板的排水盲沟,确保盲沟内的积水能顺利流入泄水管。
- 管材穿过隧道衬砌时,在衬砌与管材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宽度≥30mm),外侧用防水砂浆封堵,防止地下水从缝隙渗入隧道内部。
- 出水口连接横向排水盲管或集水井,确保排水路径畅通,避免出水口被杂物堵塞。
3. 路基边坡铸铁泄水管安装
- 泄水管采用倾斜安装,倾角与边坡坡度一致(通常 30°-60°),进水口埋入边坡排水盲沟内,出水口伸出边坡表面≥20mm,且远离坡脚(避免冲刷坡脚土体)。
- 管材周围用级配碎石(粒径 5-10mm)回填,回填厚度≥100mm,起到过滤和透水作用,防止泥土堵塞管孔。
- 多根泄水管并联时,需通过集水管汇总排水,集水管坡度≥1%,确保水流顺畅。
三、关键技术要点(质量核心)
- 密封性控制:
- 接口密封是防渗漏的关键,密封圈必须完全贴合接口表面,无扭曲、移位;密封胶需均匀涂抹,覆盖整个接口间隙,固化时间≥24 小时(低温环境需延长)。
- 安装后需进行注水试验:向泄水管内注入清水,保持 30 分钟,观察接口及周边是否渗水,无渗漏为合格。
- 坡度与流向控制:所有泄水管必须保证 “顺坡排水”,禁止倒坡或平坡安装,否则会导致积水淤积。安装后用拉线法检查坡度,偏差≤±0.5%。
- 防堵塞设计:进水口需安装铸铁格栅(孔径≤10mm),防止杂物(如碎石、树叶)进入管道;格栅与管材连接牢固,可拆卸清洗(便于后期维护)。
- 与其他系统协同:
- 与桥面铺装层施工协同:泄水管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桥面铺装,避免铺装过程中损坏管材或接口。
- 与防水系统协同:泄水管安装不得破坏隧道防水板、桥面防水层,若需穿越防水层,需在穿越处增设防水加强层(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