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李以劻在福州战役中带领所部八千多人投诚,并于1960年与沈醉一同被第二批特赦。特赦名单上写的是他是第五军中将副军长兼独立第五师师长,但有情报显示,李以劻参加的1949年6月21日临时军事会议时,他的身份是“第一编遣司令部副司令官兼独立五十师师长”。
这份情报是由时任“福州绥署”副主任的吴石将军提供的。有传言称吴石将军是《潜伏》中吴敬中或余则成的历史原型,但这显然没有依据。吴敬中确有其人,是原保密局天津站少将站长,而余则成与吴石的档次相差甚远。
李以劻投诚后被送入战犯管理所,他与沈醉一同度过了几年。沈醉曾带着调侃的语气问李以劻:“你为什么没有按政策作为投诚人员处理,而和战俘一起改造呢?”李以劻当时愤慨地回答:“福州绥靖公署的一个警卫团长不赞成我投诚,等到我投诚以后,他又说我投诚是假,乘机想反抗才是真的……”
1980年,沈醉和李以劻分别恢复了起义将领和投诚人员的身份。1995年,李以劻被评为全国一百位抗战老战士代表之一。在回忆录中,他提到了一件重要的事:蒋介石在1959年6月就对吴石将军产生了怀疑,李以劻曾替吴石辩解,才暂时掩盖了这件事。

那是在1959年6月21日,福州解放前夕,蒋介石带着总裁办公室主任俞济时、机要室主任曹圣芳等人乘飞机到福州督战。因担心此行生死未卜,蒋介石在机场召集了亲信们开会,其中福州绥署主任朱绍良和副主任吴石在会议名单上排名前两位。

此外,参会的还有福建省保安代司令范诵尧、东南前进指挥所主任汤恩伯、第六兵团司令官李延年(李延年逃亡台湾后被判十年徒刑,且据称为冤枉,次年假释)、二十五军军长陈士章(于1949年8月在福建被俘,1975年特赦释放,后移居美国,1992年去世)、七十三军军长李天霞(逃台后被判12年徒刑)、七十四军军长劳冠英(逃台后被开除军籍,转行开杂货店)等将领。吴石中将和李以劻等人都在会议名单之列,蒋介石对他们并不信任,尤其是对吴石的疑虑最深。

会议结束后,蒋介石单独召见了李以劻,询问吴石的情况:“据报吴石有厌战论调,并曾多次向人说,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李以劻知道吴石的想法,立刻为吴石辩解:“他从战略角度谈戡乱问题,认为长期作战将使我们失败。”李以劻继续解释吴石的观点:“今年5月底他来福州时,曾邀请我到温泉路家中吃饭。当时他就说过福州易攻难守,最大的障碍是背靠乌龙江;福建山岳地区适合打游击战,但我们的游击能力远不如共党,他认为现在没有能够作战的将领,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吴石认为当下最好的策略是守住岛屿。”

蒋介石听后,发现吴石的看法竟与自己不谋而合,于是对吴石的怀疑暂时放下,吴石也因此在李以劻的掩护下成功过关。
然而,吴石将军最终为何被揭露,《蒋介石传》中仅提到了一些简短的内容:“国防部中将副参谋总长吴石被情治机关秘密逮捕,吴石的妻子王璧奎、联络人朱谌之、老部下聂曦上校、前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等人也被捕。”时任《扫荡报》副刊编辑的王鼎钧回忆道:“吴石作为中将,掌管参谋本部的作战事务,拥有最高军事机密,竟然是高级间谍。这条新闻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蒋军对这一事件封锁消息,因此吴石被捕的第一手资料至今非常稀缺。国学大师南怀瑾的次子南小舜在其著作《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中对这段历史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南怀瑾不仅是文学家、教育家,也是武林高手,他与蒋军高官之间有着不少交流。

根据南小舜的描述,蒋军发现吴石暴露的经过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查。蒋军通过与美军合作设立雷达监控东南亚地区,捕捉到密电码信号,并追踪到吴石的官邸。蒋军通过细致的调查,确定吴石与密电码的传输密切相关,最终揭开了吴石的间谍身份。

通过一名伪装成女佣的特工的发现,蒋军得以在吴石不知情的情况下,揭开了他的间谍行为。吴石被捕后,蒋介石对外宣称进行了一次军事会议,实际上是一个陷阱,用以逼捕吴石及其地下网络成员。最终,吴石及其同党被秘密处决,留下了许多未解的遗憾。
下一篇:今冬暖气片不热仍是“痛点